第五十七章 登 月(1 / 2)

中国标准 空间存在 0 字 2021-09-22

 “这就是太空?”一位将要参与月球基地建设的工程兵看着飞船外面群星闪烁,忍不住出声赞叹。要不是出了一个龙腾公司,凭借他们这些小兵,怎么可能在有生之年来到太空参观呢,回到地球以后一定要好好吹嘘一番。</p>

“这里只是地球的外大气层,我们还没进入真正的宇宙空间。”一位随行的技术员比较敬业,向工程兵解释道。却惹来工程兵的蔑视,真是的,自己不就个感慨吗?就你学问大。</p>

“喂,快点来照相了。我们可是第一批将要登上月球的中国人,回家以后肯定会一举成名的,现在一定要准备几张威武的照片,要不碰到有人向我们索取签名照,我们怎么办。”这一声吆喝,呼呼拉跑了一堆人过来,看来是都存在这个念头。</p>

“看来大家已经从开始的担忧情绪里解脱出来了,我还真怕他们把这种恐惧带到月球,不利于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呢?”舰长看着兴高采烈的四处合影留念的舰员,总算把提到嗓子眼的心落了回去。第一次吃螃蟹肯定存在内心的恐惧,如果不适当抒,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不过看来大家已经从那种恐惧里解脱出来了。</p>

“各位船员请主意,本舰即将进行加航行,请各位立刻回到所属舰仓,否则后果一切自负。”系统通告声音传出。离开地球大气层了,必须加航行,要不何时抵达月球。</p>

“为什么不进行空间跳跃?我们的飞船不是具有这种功能的吗?”王怀清非常不解,我们为什么还要用这种落后的飞行方式,一个空间跳跃抵达得了。</p>

“距离太短。月球距离我们最远也就四十几万公里,而空间跳跃的最短距离也要五十万公里,而且我们总不能拿几万人的生命开玩笑。等到了月球。所有人员装备卸载完毕以后,将由随船携带的机器人进行空间跳跃实验。”</p>

“中华一号”上一阵忙碌,大家飞快赶回自己所属的船舱,听说这个高飞行,让人很不好受,待在拥有防护措施的船舱里是最好的打算。随行的法德两国人员也提出不少意见,说为什么说明书甚至各种指示牌都是中文的,就连系统通知也是中文,他们要不是带了几个翻译人员,还真不知道再说什么。</p>

为此龙腾的解释是大家催的急,许多细节没有注意,还请大家多多原谅。其实哪是没有注意,只是负责此事的想到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在学英语,为了出这口气,这小子想方设法要他们学习中文而已。</p>

“开始加。”命令下达,随着巨大的能量转变为推进力,庞大的飞船急远离地球。船舱里的随行人员看着逐渐变小的蔚蓝色家园,心中激动万分。周围那些各国射的人造卫星更是引起他们无限的兴趣,纷纷指指点点。</p>

月球,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面积只有地球的十四分之一,还不如亚洲的面积,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中华一号”将要抵达的月球风暴洋并没有任何水分,那里是月球最大的平原。所谓的洋、海甚至湾、湖不过就是地球的观测家借用地球的名称罢了。月球因为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所以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在月球的背面就四座环形山是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们分别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作为中法德三国月球属地的风暴洋位于月球正面的东部,是月球最大的平原地区,先遣部队将在这里降落,开始月球基地的建设工作。随行专家将在月球表面进行勘测,以为后来人提供准确数据。私下里还有就是想去看看当年美国登6月球的地点,这是长久以来争论纷纷的事情,希望不是美国自编自演的闹剧。</p>

“月球也太丑了。”随着飞船逐渐接近月球,月球表面的情况逐渐现露出来。虽然以前在地球上通过卫星等观测过月球,可是还是没有眼前这样直观。特别是深受中国几千年对月球美好描写影响的中国先遣人员,看到如此大的差距,难怪他们一时难以接受。</p>

“真是太荒凉了,寂静的有些可怕。”月亮上什么都没有,连空气都稀薄的可以当作不存在,怎么能不显得荒凉呢。</p>

随着飞船的逐渐接近,大家都坐回原位,等待降落。“中华一号”完全可以直接登6月球,不需要像运载火箭那样,先要围绕月球轨道进行飞行,然后逐渐降低高度登6月球,我们直接落上去就可以了。</p>

“你们要尽量注意,月球受到来自地球、太阳的两个吸引力,使月球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自转中心不是在月心,而是在接近地球方向的两公里处。你们一定要慢慢接近,确保万无一失。”云飞非常紧张,手心都有汗水出现。两地相距太远,一旦出现问题连救援都来不及,所以指挥部众人非常小心的指示飞船行进的每一步。</p>

飞船上的随行人员也都再度紧张起来,心里祈祷千万不要出现意外。看来老天没打算为难他们,随着距离一点点的接近,终于在一点轻微的震动之后,“中华一号”顺利的降落在月球正面。正在紧张关注此事的众人长舒一口气,飞船里的先遣人员相互紧紧拥抱,在这里没有国家,没有种族语言的束缚,大家只想抱在一起好好庆祝自己的顺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