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黑夜的灯光(1 / 2)

 大军浩浩荡荡北上,经蔡州回京兆,碧云宫还在京兆之北,于是林烟碧也随萧峰先到京兆去。</p>

大军将近京兆时,忽见城门大开,三声礼炮响过,忽必烈一马当先,率一众部属出城相迎。萧峰飞身下马,单膝跪在忽必烈马前,朗声道:“萧峰无能,未能攻克鄂州,请王爷治罪!”兀良合台和也速、阿蓝答儿也跟着下马跪伏在地。</p>

忽必烈跃下马来,伸手将萧峰搀起,拍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道:“萧将军何罪之有?此次出兵,不损一兵一卒,就能让宋朝乖乖地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已是最大的胜利,试问天下谁人能做到?”</p>

兀良合台和也速、阿蓝答儿听了,不禁暗吁一口气,本以为忽必烈会怪罪下来,不想他竟毫无责怪之意,反而还甚为赞许。三人均想:“王爷对萧大将军真是没得说的,他做什么事王爷都不会责怪他。”</p>

林烟碧第一次见忽必烈,见他如此气度与胸怀,不禁暗自吃惊,心想难怪萧峰几次想辞官都辞不成,此人礼贤下士,重信守义,若不是野心勃勃的蒙古王爷,倒和萧峰是性情相投的人。她默默地想:“按大宋如今的形势,奸臣当道,民不聊生,此人意欲一统天下,看来不过是迟早的事,大宋朝纵有无数不怕死的好汉,但在只懂贪图安逸,胆小如鼠的当权者的统治下,要抵挡这意气风发的忽必烈的几十万铁骑,谈何容易!”想到这里,心里不禁黯然。</p>

大军依次开进城里,当晚,忽必烈大开宴席,犒赏三军,只字不提为何不攻打鄂州,直接就签订和约之事。宴间,忽必烈谈笑风生,对萧峰更是推崇备至,几近奉承之地。兀良合台提起当日所说的四大美女的话题,忽必烈听后,笑道:“你呀,于中原的文化一窍不通,我若说要杀唐宗宋祖,想必你也会拍着胸口答应下来,到时你难道要到阴间去捉他们的鬼魂再砍一次头不成?”</p>

兀良合台呵呵笑道:“唐宗宋祖我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原来是已经死了的人啊!”</p>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萧峰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王爷,你上次来信说,我临潢的兄弟耶律英和萧明阳来了京兆,不知现在何处?”</p>

忽必烈道:“他们在这儿住了半个月,未见你回来,想着这仗一时半会儿也打不完,就先回去了,让我告诉你若得了空闲,必要回临潢去看看,大伙儿都想念你得紧。”</p>

</p>

萧峰原以为忽必烈会扣着两人直到他回来,不想竟误会了忽必烈,当下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加之忽必烈对此次议和,竟无半点责怪,反而诸多赞许,那辞官的话,萧峰一时在众人面前,竟无从说起,唯有想着等到了私底下,再和忽必烈提。</p>

众人喝酒看着粗犷豪放的蒙族舞蹈,除了萧峰和忽必烈,其余的人都有了几分醉意。也速忽一拍桌子道:“他奶奶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一离开鄂州,我又能吃又能睡了,原来那种全身没力的感觉现在一点儿都没有了,大伙儿也和我一样,都没事了,真他妈的奇怪!”</p>

兀良合台道:“这没什么奇怪的,肯定有人在井里下了毒,这个人应该是化妆成了我们军队的人,并且十分熟悉军队里的情况,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井里下毒,而且用毒功夫极高,才能造出这种看似伤风导致人浑身乏力,却不致中毒的药,连军医都看不出得了什么病,束手无策。”他顿了顿,又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此人并不想把我们赶尽杀绝,要不他完全可以下些剧毒的毒药,把我们统统毒死。看来以后咱们真得派重兵把守水源才行,要不可要倒大霉了。”</p>

忽必烈轻描淡写地道:“都过去的事了,不要再提,宋朝能人异士众多,我们稍不留意就会中了他们的道儿,就像兀良合台将军说的,我们以后加强防范就是。”</p>

萧峰知道忽必烈乃绝顶聪明之人,肯定疑心到了他的身上,却在言辞里为他掩饰,当下心里甚为感动,暗想做了就该认,天大的事自己一个人承担就是,一时热血上涌,向忽必烈一拱手道:“王爷,其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