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酒逢知己(1 / 2)

 萧峰、杨过与柳如浪找了一家酒家坐下,柳如浪向酒保道:“小二,把你们店里最好的酒拿上来!”</p>

酒保扳着指头道:“本店最好的酒有汾酒、瓮头春、甘露堂、竹叶酒、金波酒、琼酥酒……”</p>

柳如浪摆摆手道:“不用点了,每种打三斤上来!”</p>

那酒保搔搔脑袋,陪着笑脸道:“对不住,这位公子,我们店里只剩一般的白酒了,其余的都卖完了。”</p>

柳如浪一拍桌子道:“都卖完了,你还说那么多干什么!”</p>

酒保忙点头哈腰道:“是是,小人该死,近日渡河的客人多了,镇上的好酒几乎都卖完了。”</p>

萧峰笑道:“白酒也很好,打三十斤上来!”他从前在丐帮的时候,整日和丐帮兄弟们喝的就是这种辛辣呛喉的白酒。</p>

“三十斤?”那酒保伸了伸舌头,道:“我们店里总共都没有三十斤,客官能喝得了这么多吗?”</p>

萧峰道:“那就打二十斤,这总该有了吧?”</p>

酒保点着头道:“二十斤是有的,三位请稍等。”</p>

杨过道:“今年渡河的人特别多,两国停战不久,万物待兴,南北往来的商人络绎不绝,弄得不仅渡河紧张,连这渡口小镇上的酒都卖光了。”他向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看了一眼,道:“不知什么时候战祸再起,许多人又该无家可归了。”</p>

萧峰想起忽必烈的野心,叹了口气道:“也许很快又要开战了。”</p>

杨过一愣,“萧兄,此话怎讲?”</p>

萧峰道:“实不瞒杨兄,我其实是蒙古的东辽将军,在忽必烈帐下听命。”</p>

“什么?”杨过这一惊非同小可,几乎跳了起来,“怎么会这样?你……你不是契丹人吗?”他万万想不到他深为敬重的英雄竟会是汉人的死对头。</p>

柳如浪忙道:“杨兄,我大哥乃是为了他的族人才被迫做这个将军,他可是一万个不愿意做的,但当时几万契丹人的性命在忽必烈的手里,他不做不行,大哥这次北上燕京,就是要想法子辞了这大将军之职。”</p>

杨过瞪大了眼睛,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p>

酒保已将酒端了上来,萧峰端起碗来道:“上次见杨兄,因时间仓促,未将兄弟的事向杨兄说明,我自罚三碗!”说毕,一连喝了三碗,那股呛喉的味道,让他倍感亲切。</p>

柳如浪向萧峰道:“大哥,还是由你来亲自向杨兄说吧,当日大哥单人匹马,独挡蒙古几万大军,那等气势,我也只是听林妹妹转述,今日如浪想听大哥亲自说一遍。”</p>

“好!”萧峰举起碗来又是一饮而尽,道:“陈年旧事,本不值一提,但杨兄见问,萧某也就如实相告。”于是他从新月在月牙山下将他救回月牙城讲起,大略地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下,他虽然轻描淡写地讲来,但杨过却想像得到当日临潢城被困时的凶险,他曾与郭靖被困蒙古军中,领教过蒙古兵的凶悍与勇猛,萧峰一人独闯几万敌军,那份豪气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遥想起他当年在千军万马中逼辽国皇帝立下重誓,然后折箭自杀的英雄气慨,杨过心潮澎湃之余,不禁甚为唏嘘,没想到萧峰来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还是无法摆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命运。</p>

萧峰讲完自己的经历,三人也已把酒喝得差不多了。杨过把所有酒坛子的酒全倒了出来,刚好三碗,他端起碗来道:“萧兄,柳兄,我敬你们!你们都是重情重义的好汉子,杨过生平最敬重这种人!”说毕,一仰脖子喝了。</p>

萧峰与柳如浪端起碗来也一饮而尽,萧峰笑道:“今日得遇知己,实是快慰,只是这酒太少了,喝得不痛快!”</p>

杨过笑道:“萧兄还记得当日在天山脚下么?你喝了人家的女儿红,那个叫赵飞燕的胖女人要嫁给你,弄得你手足无措,幸亏来了个美貌的绿衣少女,替你解了围。”</p>

柳如浪微笑道:“大哥,那美貌的绿衣少女就是林妹妹罢?”</p>

萧峰点头道:“不错,正是她。”</p>

杨过道:“这么说来,这位绿衣姑娘就是萧兄刚才所述中的林姑娘,她后来又救了你,看来你们的缘份倒是不浅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