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国玉玺(2 / 2)

李信试探性的又问了一句,却见蔡邕满脸的尴尬,那书架足有一人之高,厚实无比。一个壮实的成年男子搬起来或许都会吃力,何况蔡邕一个瘦弱的小老头子。

蔡邕没说话,但李信已明白了他的心思,可能是因为刚拒绝了自己,才不好意思开口,李信笑了笑,却也连忙示意骁卫进去帮忙扶柜子,这回蔡邕没有反对,只是在柜子被重新扶正了之后,那两个进去帮忙的骁卫,却又很快被蔡邕赶了出来,李信无奈了,只得任由这倔老头一人收拾。

李信独自一人回到了前厅,此刻前厅在荀彧的打理下,倒也被收拾得井井有条,荀彧看到李信来了之后,也是一脸笑意的迎了上来。

“主公,找到了。”

“什么找到了?”李信一愣,随而却是明白了,“是传国玉玺吗?”

荀彧激动地点了点头。

“嗯…在皇宫里面的一口水井里,一个妇人的沉尸怀中发现的。”

李信笑了,这果然还是和历史同出一辙,在众人都以为玉玺已经被董卓连同皇帝一起带到了长安时,李信却还是坚持派兵搜查洛阳的皇宫,并有意无意的提到了水井。既然水井的事对上了,想必这件事和孙坚也脱不了干系,于是他又淡淡的又问了一句。

“是孙文台发现的吧?”

“是啊…”荀彧点了点头,却是一脸的诧异,“主公是怎么知道的?”

望着荀彧狐疑,李信笑而不语,他当然不会告诉荀彧他是怎么知道的。在笑完之后,他才一本正色的望着荀彧。

“玉玺重现天日,孙文台功不可没,文若你说说我要怎么奖赏他这次的功劳?”

“主公可能要失望了。”

“为何?”

“消息是许褚将军传来的,但孙文台这边并没有任何有关玉玺的发现上报。”

“哦?”李信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反而笑了,“这孙文台在想什么?”

“他在想什么,臣下倒是不知道,不过传国玉玺是国之重器,相信任何人拿在手里都会有其他的心思。”

荀彧眼神复杂的望着李信,显然是在上报李信之前,已针对这件事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他并不担心玉玺会流落在外,只是担心李信得到了玉玺之后,会不会改变初衷。

李信装作没有看破荀彧的心思,他淡淡的笑。

“不管孙文台是什么心思,如今玉玺重见天日,自然还是要让他归于该有的去处。”

李信的态度正是荀彧所担心的,在他的话音刚落,荀彧急忙又问道:“主公打算怎么安置这国之重器。”

李信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淡淡的笑了。他的笑,令荀彧很疑虑。最后李信只是说了一句:“先把玉玺追回来再说吧。”

荀彧无奈,只得应诺。李信最后留下了百余名骁卫,在此保护蔡家不受洛阳权贵们的侵扰,主仆二人才急匆匆的前往洛阳皇宫。

此刻的洛阳皇宫,却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奢华。

董卓祸乱京师之后,皇宫就变成了软禁小皇帝的居所,宫女太监也被裁撤了一大批人,最后董卓败逃,带走了小皇帝,仅存的宫女太监趁乱也都逃脱了,昔日的大汉圣地,此刻却已落得萧条。

此刻在皇宫内的一处偏殿中,孙坚父子和亲信大将正聚集在那里,他们眼前的,正是那枚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没人见过真的玉玺,眼前的这方印绶方圆四寸,上方纽交五龙,其中一角还有缺失,最后是以黄金填补,似乎都印证了传闻中的那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