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清初八大皇商,压垮明朝的稻草(2 / 2)

不少人都明里暗里找了宁帆希望请宁帆出手算一卦。

不过宁帆对于来的人都是一个回复。

“鉴宝等直播,不算命,谢谢!”

关键是还是自动回复。

这让很多人是真真没了脾气。

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让宁大师都说好的算命师。

众人当即就是一套关注加私聊。

要不是还等着听宁帆介绍这个商人的信息,他们恐怕都能直接去求半两金加急算命。

“宁大师,半两金小姐姐的卦象解释了,您这边考古是不是也可以开始了?”

“是啊,是啊,都在等着呢!”

“想看看这是什么人能做出来这么大的局!”

宝友发出消息,直播间内不少人都响应起来。

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能费这么大心思收集大五帝来布下风水局的一定不是一般人。

而且,他们也想看看宁帆是怎么推断出人家的。

宁帆看着画面,淡然开口。

“这些五帝钱的主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晋商,范永斗。”

这名字出来,直播间观众都愣了下。

“没听过。”

“我只听过沈万三和乔致庸,这个人还真不知道。”

“宁大师,这个没什么名气吧?”

眼看着宝友们都在讨论范永斗的身份,还都猜的细碎,唐奇胜坐不住了,跳出来解释起来。

“宝友,宁大师让你们多读书是对的!”

“范永斗这可不是无名之辈!”

“清朝八大皇商之首,后世称其为明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直播间众人听着话都有些疑惑。

“明朝灭亡不是崇祯的锅么?”

“是啊,最不济也是那些朝廷大臣尸位素餐,和一个商人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这夸张了吧?”

“皇帝昏庸、东林党和阉党党争、李自成起义、袁崇焕之死还在前面,这哪个不比商人重要。”

“这锅甩的有点大了吧?”

宝友们还在讨论,唐奇胜的消息继续发出。

“或许有甩锅的嫌疑,毕竟历史的发展是多方面的。”

“但是你们了解当时的贸易手段后就知道这个说法也是有原因的!”

“据《清实录》记载,天命三年,时有鲁、晋、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城贸易者十六人。”

“当时可还是万历四十六年,这么多的商人都在后金大本营,说明做生意的远不只是晋商一家。”

“可皇商都是晋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熟悉。”

“这就得说这些晋商的发家史!”

“明朝时,晋商通过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后借助地理优势与后金展开交易。”

“晋商一开始囤积粮食,后来把金属、火药、情报卖给后金政权,换回大量的人参、鹿茸、兽皮。”

“因为地理原因,晋商与后金的这种交易进行的次数极多,双方交流都很多。”

“等到清军入关后,反正要找人办事,晋商距离近又是熟人,自然更容易拿下这个业务。”

“所以,皇商的身份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倒卖物资出去。”

“从明朝的角度来看确实是明奸。”

“所以某种层面上,他们的确是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唐奇胜说完,众人全都默然。

他们万万没想到朝代的更迭中间还有这么多细小零碎的事情。

只是,众人听到这个解释又有新的问题。

“既然都是皇商了,那这些五帝钱是怎么回事?”

“不应该祈求暴富么?怎么还低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