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提出了质疑(1 / 2)

 刘文科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缓过神来。

“在味道方面,我们几人商量过,48分是最合适的分数。”

刚说完,赵磊军就摇头说:“不不不,在关于味道点评的时候,有一个是因为味道偏甜,但我认为并非是偏甜。”

刘文科想了想,是有这么一条评价,导致了扣分。

“有疑惑,我们再尝试一下吧,有备用的菜品。”

“好,那就再尝一下。”

提出质疑可不是来回扯皮就能解决。

有质疑和回答质疑都需要给出相应的理由。

就像是刚才。

赵磊军提出的疑问是他们评价的一句话,味道有些偏甜。

他认为有白糖调味很正常,但没有出现偏甜的情况,可以说没什么甜味存在。

刘文科回应质疑,也需要拿出自己的理由和证据来。

这是一直以来订好的规定,不能随意的提出质疑,提出质疑需要充足的理由和原因。

当然,回答质疑的时候,同样要说出足够的理由和原因。

有一方如果不能够拿出来,那么最后的分数就会按照另一方所说的计算。

不然的话,真随意的进行压分,找莫须有的问题肯定不行。

下次再交流,只是想办法找对方麻烦,交流的性质就变了。

不管这么说,两家饭店之所以选择厨艺交流,出发点是好的。

是为了能够提高厨艺。

毕竟分数更低的一方,做出来的菜品多少会有一些问题。

就像是这次的蔡圆一样。

一道菜仅仅得到了55分,是因为味道带来的问题,想要给高分都不行。

接下来想必他一定会改变对这道菜味道的制作,从而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可以说是有有好处的。

这也是两家饭店交流的真正原因,并非是故意给对方找茬。

像是这种很正常的点评和找出来的问题,反而是为了烹饪这道菜的厨师好。

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及时进行改正。

不然故意不说问题,再次还这样烹饪。

上桌给客人品尝后肯定会质疑问题所在,反而会不好。

这是徐阳从田明正对这事儿的态度和他自己的想法分析得出来的结果,反正这样做对两边都会有一些好处。

至少是保证了交流的公平性。

要真是找茬,估计也不会是白天那样的态度。

最好的办法是再尝一次味道。

每道菜在烹饪结束后,大部分菜品装盘上桌。

还有一小部分,可能足够五个人一人一口左右的分量会单独装盘,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分数有争议的时候。

这时候可以把这部分拿出来进行品尝,有没有问题可以知道。

是一起炒制出来的菜品,所以味道方面不会有什么差距,和前面吃的会一样。

免得不留样品,连再次品尝的时候都没有,重新做味道肯定会不同。

“蔡师傅,麻烦你把这道菜炒好的备用菜品端上来,我们再看看。”

“好。”

接着刘文科和赵磊军两人再次品尝了这道小吃。

大概一分钟后,两人相互看了一眼。

刘文科笑道:“老赵,能够尝到一丝带有甜味,但的确不是偏甜,反而能够很好的进行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