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说和(1 / 2)

 事情议定,最优先的选择便是去找人与那陈诺说和一番,能解决是最好不过了,和气生财共同发财何不乐哉!</p>

</p>

粮行众商人议定一起筹措出五千两雪花白银,虽说现在物价飞涨,尤其是粮食价格,一石粮食二三两银子已是寻常价格。往西边的河南大地看去,那里兵祸灾祸糜烂,早已将这人烟密稠的中原大地打得稀烂,哪怕是十几两银子也买不上一石粮食。</p>

就算是这样,一笔真金白银的五千两银子那也是一笔巨款,太平时节时,五千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三百万的身家,哪怕在这乱世五千两银子也有相当不菲的购买力。</p>

收买一个守备官,一出手就是三百万,这贿赂的手笔着实不少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有功名的举人买一个县官也不值这个价钱。</p>

夏一德身家果然优渥,光是他一人就出了五百银子,而白景贵这边也不情不愿出了三百两,余下缺额则由众商家共同筹措。</p>

银子筹集完毕,只剩下了找人游说的问题,众人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个合适的人选,陈诺起家在徐州边界之地,身家基业本就不再徐州城,自然没有什么人脉经营。</p>

众人只感到一阵郁闷,偏偏这么一个愣头青给他们平白无故出了一个难题,小鸡不日的,真是蛋疼。</p>

思来想去,陈诺似乎也只有与自己的老上司徐州卫指挥使李全忠有些关系,而文官体系这边只剩下了一个经历官张守正。</p>

指挥使李全忠贪婪无厌,这人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找他帮忙游说恐怕还得出血打理一番,而那经历官张守正不同,此人职责是个清水衙门,平日里花费束手束脚,只要稍稍施以薄利自然可成。</p>

而且这张守正与陈诺早就认识,关系亲切,彼此间称兄道弟,有他出马必能事倍功半。</p>

六月六日,唐记米店。</p>

这几天倒也相安无事,其他的米店商家居然没有来闹事,着实让陈诺惊诧,手下陈一皋奉承道:“定是那些商家欺软怕硬,那日被大人教训一通,更是畏惧大人官威所以才不敢来找事。”</p>

陈诺听到微微一笑,并不当一回事,而唐天辰这几日一直都是愁眉苦脸的,很显然他没有陈一皋这个大老粗这么乐观。</p>

米店这几日生意出奇的好,徐州城近郊的农户们全都挑着担子来唐记米店来卖粮食,一时间米店有了新粮,卖粮这边生意也十分红火。这几天米店不但有了流转资金,而且还大挣了一笔。</p>

这让陈诺十分心满意足,在他看来唐记米店这种经营方式才是正途,既让利于民也能取利于民,小民们能有口饭吃还会对你感恩戴德,利与名皆收何等美事?</p>

似徐州城粮行这等无赖无义方法,囤货居奇,抑高粮价,只会让小民百姓们生活愈加困苦,家财破散,为了活命一步步踏上了杀头造反之路。</p>

这日,陈诺正在客堂和唐天策说着话,一护卫走了进来禀报道:“大人,张守正大人来了。”</p>

陈诺很是高兴道:“来徐州城也有好些时日了,还未拜会故人,没想到这张老哥有心居然主动拜访本官,快请他进来。”</p>

说完陈诺对一旁的唐天辰道:“张大人是徐州州衙的属官,一会儿我为你引见,他日我不在的时候若有困难可找他求助一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