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落英纷纷 狗狗 3168 字 2019-08-22

 这一家人的日子看似象晴空下的海面、波澜不惊,其实海面之下却充满了暗流和波涛。

国青哥一直在桂英身上使着劲。以前有贵不在家时,他也常来,嘴说是来看张大爷,其实是奔着桂英,现在有贵回来了,他更名正言顺地常来常往。他那不断向桂英身上溜去的目光,怎么就不能在桂英的心底里投下一丝丝的涟漪呢?桂芝最喜欢国青哥,爱听他妙趣横生的胡扯,爱看他幽默风趣、滑稽百出的举止,有他在是多么让人开心呀。如果桂芝早生上那么几年该有多好,不过,国青哥不见得会喜欢她这么个好吃懒做的傻丫头。

桂英的心中另有所爱,她和那位杨姓小伙子已经相爱了几年,他们无话不谈、情投意合,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他们肯定会走向结婚的殿堂。母亲去世后,桂英面对的是一个乱摊子的家,她一心想显赫要改变这个家,让它变得象那么回事儿,规矩起来,却不想这个家有史以来就是这副德性,任她干到累死也不会有什么起色,她前脚收拾好了,后脚又被人弄得乱七八糟。桂芝自打上了中学,就学会了逃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桂英便象个碎嘴老妈子一样成天追在桂芝屁股后面管着她,比任何一个当妈的都负责任,可桂芝这个没心没肺的傻丫头压根就是糊不上墙的烂泥,对她讲什么,她都是左耳进、右耳出,除了用吃来惩罚她,其他办法都没有用。有好几次桂英被叫到学校去听老师的训,桂英痛哭流涕地恳求老师原谅自己妹妹这个没有妈的孩子,说她可怜,老师却认为她这个当姐姐的才可怜呢,妹妹都十好几岁的人了,应该不用大人操心了,就是亲生妈妈,这时也该撒手就撒手了,只有她还把妹妹当小孩子看。对桂芝,桂英真是苦口婆心、磨破了嘴皮子,掰开了、揉碎了地讲道理,可到最后,桂芝该啥样还啥样,对她不爱学的课程她就是不学、不用功。她唯一喜欢的功课是语文,她的作文一直是各班老师互相传阅的好文章,她能就一个题目学出好几篇作文让同学去抄了交差,每回作文竞赛她都是第一名。她后来初中毕业的成绩,每一科都是几分、十几分,唯有语文得了九十多分,是年组最高分,才使她顺利地拿到了初中毕业证。

父亲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吐得满屋子的秽物。每当这时桂芝就逃出去了,一点忙都不肯帮。大姐的日子过的也很苦,两个儿子要吃要喝还要看管,把她忙得焦头烂额,这种辛苦远胜过她当初干临时工的时候。母亲要是活着该有多好哇,家中有个慈祥的老太太帮着看管孩子,真是莫大的幸福呀。

桂英把自己肩上的担子看得过重了。她忘了父亲还有另外三个子女,也忘了桂芝迟早会长大,整日里思忖着怎么管好这个家,怎么照顾好家人,不断地自己给自己加着码,反倒弄得自己的身体渐渐衰弱下去了,还染上了头疼病。家庭的负担多少减弱了桂英的闲情逸致,让她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恋爱。父亲知道她和小杨恋爱后,立即跳着脚地反对,原因是他曾被小杨的爸爸欺负过[这世上没欺负过他的人,都是没见过他的人],父亲把酒杯重重地顿在饭桌上,弄洒了几滴让他心疼的酒水。他大着嗓门吼道:“我宁可让你死了,也不让你嫁给他。”

生活呀,真如邓丽君的歌里唱的那样“为什么不如意,十常八九......”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被环境制约,而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性去生活呢?这大概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感动人心的原因吧。桂英当然不是祝英台,小杨也不是梁山伯,父亲的重压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不了采取迂回战术,瞒过他一段时间,慢慢地等他心顺了,事也就解决了。桂英告诉父亲,她和小杨已经断了。父亲立即认真地托人给她介绍对象,她躲不过,只好装摸作样地去见了一、两个人。

有一天中午,职工食堂里人头攒动,排队买饭的人堆里小杨也站在里面。有人问小杨:“你和张桂英是不是吹了?怎么老没见你俩在一起打饭了?”“她这阵子忙,出不来,我多买点饭给她带过去。”“我听说张桂英和人相亲来着,都见过两个人了,你不知道?”“那有什么,”小杨在心里想。“她就是相过一百个人,也还是我的。”

“哪儿来的这种事,你别听人胡说。”小杨说。

“这就奇怪了,难道说张桂英一边跟你处着对象,一边又和别人相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