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1)

落英纷纷 狗狗 2550 字 2019-08-22

 大客车到了贵阳以后,同车的人们就作鸟兽散。和桂芝家作伴的是多年的老邻居老刘一家人。这家也是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夫妻俩外加老公爹和一个小姑子。小姑子名叫珍珍,比桂英大一岁但在同一年级上学,人很乖巧可爱、聪明懂事,因为自小居人篱下,看着嫂子的脸子长大,所以极善于察颜观色、见机行事。母亲最喜欢珍珍,老早就念叨着要珍珍长大了做自己的儿媳妇。母亲在珍珍身上下的心血比在桂英身上用的多。女人家生理上的常识,母亲早就教给她了,而桂英第一次来月经竟吓得要命,以为自己要死了,一路哭着跑回家。母亲听完她的哭诉,笑得几乎叉了气。事后桂英去问珍珍,方知珍珍在几年前就知道这些事了,还都是母亲教给她的。桂英心里这个气呦,一直争强好胜的她,永远都不过珍珍,在学校珍珍是三好学生、班干部,在家里珍珍竟成了妈妈的宠儿,而不是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亲生女儿,桂英不仅有桂芹这个敌人令她穿不上好衣服,还有珍珍这个敌人夺去她一多半的母爱,将来,她还要做自己的嫂子,把所有的父爱、母爱都收归已有,没桂英的份儿了。桂英总找岔和珍珍干仗,可珍珍天生一副好脾气,还总能在不动声色之间就挫败了桂英,让她打不得、闹不得又气不得,她始终是珍珍的手下败将,别看她乍乍呼呼、一副谁都不敢惹的架势,在珍珍面前她永远是纸老虎。

老刘家的儿子是全家人的宝贝,娇贵得不得了,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要一不敢给二。坐火车时买了一碗水饺,全家从爷爷到小女儿到眼巴巴地瞅这宝贝儿一个人吃,吃剩下的由最小的女儿尝尝鲜,到爷爷那里能得到一两块饺子皮,剩下的汤水由他父亲喝了,而珍珍是连渣到捞不着的。母亲怜念珍珍,常喊珍珍到自家的坐位上来吃饭,给那家的嫂子看到,立即便拉下脸来。那位做嫂子的是个刁蛮又娇气的女人,平常日子里就爱发脾气,总瞅着公爹和小姑子不顺眼,视做累赘。这一路上,她那脾气更象京剧的鼓点、又急又猛、刻不容缓,搅得大家都没情绪。

父亲所以糊涂,全是因为他没心没肺。自家的老婆孩子一路上清汤寡水、半饥半饱,他却常把饭桌上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菜端走了去和他那帮老哥们喝酒凑数去,母亲有气恨又心疼钱,但却从不敢当面抗拒一句,只在背后嘟囔骂娘。父亲这个在社会上任何人都可以践踏的窝囊废,竟在家里建立了绝对的权威,是不是应了那句话“赌场失意、情场得意”呢?不过,这句话用在这里并不贴切,只能说明一种现象,越是在上社会上不受欢迎、处处遭人欺凌或让人嫌恶的人,月是把家庭当作他的出气筒,他把在外面发不出的恶气,全都排放在自己家里。这种人还真不在少数,日后老张家又接纳了一个这样的人,这个人比父亲还登峰造极,行出来的事更恶劣十分,造成的后果更惨痛惊心。这是后话,暂时不提。一路行来,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坐火车、转汽车就成了最乏味又无奈的事,尤其是常常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坐着打瞌睡的滋味真不好受。什么方法都想到了,在坐椅下睡觉是经常的事儿。蓬头垢面、一身脏污好象是最正常的模样,谁也不会笑话谁,大家走一个德行。要说记忆最深刻、最难忘的还是在首都北京呆的那半天。在北京火车站下了车,十几个小时后要转乘另一趟车。这一段时间做什么呢?依母亲的意思就在火车站蹲着了,但同行的刘家媳妇这年三十多岁、还算年轻,一心想出去逛逛,经她再三提议,加上小孩子们从旁使劲,掌握经济大权的大人们才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放点血。桂芝自打进了火车站,就迷上了那架电梯,那真是个好玩的东西,往上一站不用抬腿迈步,一会就把你送上落去了。桂芝不断地从这边上去,从另一边楼梯跑下来,再跑到电梯上去,惹得管电梯的人直冲她发火。没办法,小孩子家没见过世面么。还没等她对电梯的美妙多加品味,大姐就来喊她了。他们这一行人除了留下刘家老公爹看行李之外,全部出了火车站候车室。

一路上,母亲一遍遍地叮嘱桂芝,上公共汽车时,腿要打着弯,别伸直,这样就不用买票,刘家的三个女儿也在接受同样的指点,儿子最小,无需接受这番教育。

走在路上最恐怖的经历是看见了几个黑人。好家伙,不知道这是何方来的妖物,一张脸上黑咕隆冬,显得眼睛和牙齿格外地白,其中一个还冲着桂芝咧开了嘴,吓得桂芝“哇”地嚎了起来。

走过一个水果摊点,刘家媳妇给小儿子买了几个从未见过的香蕉,那宝贝儿当众开吃,全体跟着下咽----口水。桂芝也吵着要,母亲不买,桂芝就倒地打滚,万般无奈,母亲便跟卖货的商量,只买一根香蕉,卖货的一脸轻蔑地嘟囔了几句,便给母亲称了一根香蕉。拿到香蕉,桂芝如获至宝,咬了一口,那种香甜竟叫她永世不忘。多年后,她可以想吃多少香蕉就吃多少香蕉了,可她竟觉得怎么吃都体会不到当年的那种彻骨的香甜了。

跟着大人东转西转,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那个大广场除了平整的石板地走上去好舒服之外,再没有什么可以让桂芝忘不了的。刘家媳妇想在这里留张影、照个相,她丈夫说什么也不答应,这大概是他最坚决的一次悖逆她的心意,任凭她软硬兼施、流泪撸鼻涕也不管用,于是接下来的游览便宣告结束,两家人又坐着车直放火车站。这么一来,母亲倒挺高兴,省钱了么,只把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气得够戗,无一不抱怨那个爱使性子的刘家媳妇,是她破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唯有桂芝觉得收获挺大,吃到香蕉了么。

从北京到辽宁大概是一天多行程。这一路来风物人情、地域气候的转变不可谓不大,相当于从热带来到了寒带,转了大半个中国,桂芝却因为年纪小,没什么记忆和印象,除了一贯地想着吃和牢牢地记着那根香蕉的味道之外,再有就是北京火车站那没玩够的电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