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有胆(1 / 2)

 不费一兵一卒,尽取粤西四府一州之地。朱亨嘉志得意满,欲继续进取广州、潮州等广东中、东部地区。“先下梧州、肇庆,再全取两广以窥天下形势。”这是勤王前朱亨嘉和一众心腹商议的大战略。不料靖藩的头号谋臣郑子房却力主不可。朱亨嘉问他为何不可。郑封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殿下之患在虏不在唐;第二句,肘腋之患,在陈、李,陈、李不平,广西难定。

此言一出,朱亨嘉如梦方醒:“若非郑卿教我,险误大事”。是啊,大明朝最大的敌人是满清,如果继续攻打广州,就触犯了隆武帝的底线,隆武帝一定会派兵救广州,自己和隆武自相残杀,只会消耗大明的囯力,白白便宜了多尔衮。而且,自己在广西的势力只有桂林、平乐、梧州三府,陈邦傳部据思恩,离桂林很近,朱亨嘉要是去攻打广州,万一陈邦傳偷袭桂林可就不妙了;李明忠部盘据着浔州府,控制着到南宁的交通要道,威胁着梧州。陈、李不平定,广西老巢就安稳不下来。所以广州是绝不能打的。当务之急是迅速回师广西,平定陈、李。

不能打,那就只能和了。朱亨嘉问郑封,派何人去福州和隆武帝谈判为好。郑封淡淡一笑,说殿下您有天下第一奇才在,和谈必成。朱亨嘉纳闷了,说我手下除了你郑子房,没感觉还有什么大才了呀?郑封笑着问,您怎么忘了,前段时间您最恨的人现在怎么样了?朱亨嘉这才反应过来:对呀,当初自己恨丁老贼入骨,恨不得扒了他的皮,结果被他三言两语一忽悠,自己不但没杀他,反倒封他做了太傅。此人忽悠人的本事确实天下第一,是议和的最佳人选。

开始丁魁楚以为朱亨嘉是还记着自己收钱不办事的仇,想借隆武帝之手杀了自己,死活不愿意去。开什么玩笑!自己作为隆武帝的大学士、两广总督,兵败后不但不自杀殉节,反而贪生怕死降了靖藩,招降了广东四府一州,自己要是去了福州,隆武帝能饶得了自己?朱亨嘉鼓励他,说你的大才,孤最清楚。当初孤那么恨你,你都能化险为夷。区区隆武帝,对你来说不在话下。最后,朱亨嘉许诺,若是他能把和议谈成了,就封他为靖北伯,他才带着朱亨嘉的条件,一步三摇,勉强去了福州。

⋯⋯

浔州城出了件怪事,浔梧副将李将军杀人了,杀了个秀才,还把秀才的人头挂在了浔州城头。

朱亨嘉大败丁魁楚,招降了四府一州后,两广震动,一些不得志的野心家觉得靖江王没准能成事,纷纷来投。秀才也想投靖藩,但又怕靖藩不重视自己,就想说服李明忠一起投降,以图大功。

李明忠虽是武将,却是读书人出生,一开始对秀才很客气。秀才把来意一说,李明忠拒绝了。身为浔梧副将,守土有责,岂能不战而降?让部下把秀才赶出去。结果这个秀才也是个不晓事的,被赶出去时居然大骂,说李将军你再不投降,靖监国大军一到,立为齑粉也。这下惹火了李明忠,咱老李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当年以昌邑主簿的身份投奔毛文龙大帅在皮岛打鞑子时,杀的鞑子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就连崇祯先皇都夸咱老李忠义无双。你是何方鼠辈敢吓唬咱?砍了!于是秀才的头就被挂在了梧州城头。

李副将最佩服两个人:崇祯先皇和毛大帅。

当年毛大帅麾下有孔有德、耿仲明两人和李明忠一起饮酒唱歌,称兄道弟。后来毛大帅被袁崇焕所杀,两人邀李明忠降清,李明忠跟两人割袍断义,曰:“中原人当归中原,异地富贵非我愿也”,单骑返回京师,向崇祯帝上书言平辽方略。崇祯帝非常感动,夸奖李明忠忠义无双。

“崇祯先皇啊⋯⋯”,李副将眼睛湿润了!

⋯⋯

东阁大学士孙金鼎从思恩回来了,一路上他佷郁闷,去招降陈邦傳的事没办成。本来他已经说服了自己的女婿、陈邦傳的儿子陈曾禹,以为事情必成。谁料自己的亲家,思恩参将陈邦傳忽然生病了。病得很重,卧床不起。真得很重!自己去看他,他居然连喝粥都要小妾喂,还流着泪对自己说,亲家啊!我不行了,我死了以后我儿子就拜托给你了。唉!都这样了,还能指望他带着兵马投奔咱监囯吗?可是,亲家病得这么重,为什么喂粥的时候亲家的小妾偷偷抿着嘴笑呢?难道两囗子感情不好?

到了梧州后,孙金鼎更郁闷了。以前自己是监国的头号心腹,可自己才离开几天就来了个叫郑封的家伙,监囯对他言听计从,还老夸他是郑子房,经常跟他一起吃住。这样发展下去可不行,有失宠的危险。我得立功,立大功!让监国也夸我是孙子房。孙金鼎心想。

梧州三总府(大败丁魁楚后,朱亨嘉驻骅在这里),朱亨嘉召众人议事:“这个李明忠,可恶!居然将劝降的人脑袋挂在城头。这是向孤示威呢。哪位将军愿意领兵替孤讨伐李明忠?”

孙金鼎精神一振,立大功的机会来也,“亶监国,臣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李明忠归降”。

什么?朱亨嘉惊呆了,“李明忠心狠手辣,孙卿你是孤的左膀右臂,万万不可去浔州”。

“臣多谢监囯关心。”

三天后,有内侍禀告,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孙金鼎不见了。

⋯⋯

浔梧副将李明忠在副将府接见了靖藩重臣,东阁大学士孙金鼎。

李明忠见到孙金鼎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君此来,甚有胆”。

孙金鼎哈哈大笑:“吾孙金鼎本来是个充军的罪犯,在广西没有人比吾的名声更臭的了。现在能死在忠义无双的李将军刀下,是吾的荣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