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骑兵回归(1 / 2)

破明 天雅客小吴 0 字 2021-09-10

 而后几天,匠户们又陆陆续续的将墩堡内的其他设施休整完毕,到了崇祯元年正月六日的时候,整个墩堡已经基本完工……c

相比于当时大明朝九边的一般墩堡来说,泽生堡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大明朝在初期因为中原战乱频繁,为了抵御蒙古人的威胁,便设立了九边重镇,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按照土地面积来说,当时的大明的一个边镇,便是相当于现在的3到4个地级市的面积,边镇又设立了很多卫所,所以明朝边镇的墩堡其实一般面积不是很大,大约在比现在的一个村落的面积,不过泽生堡这个墩堡的面积加上墩堡内的其他设施,却是足足比一般的墩堡要大上两倍。

……

清晨,哒哒的一阵响动,却是将清晨的宁静划破,一些白天起得早的军户们,愕然的望着眼前这支骑兵队伍。

“嗯,那不也是陈东吗?他身下的马匹是哪来的?”田野间到处都是惊叹之声,脸上隐隐有艳羡之色。

听的乡亲们的议论,这二十来个汉子,都自豪的挺胸抬头,这行人正是陈东一行人,不过他们却是没有穿着盔甲。

他们是昨天接到李泽堡的命令,叫他们回转烽火墩,其实他们也有些想家,毕竟他们大多数人的亲人都是安置在烽火墩内,不过为了不应其人的注意,他们还是安心的在三丰凹待着,就是他们离开之后,三丰凹也并没有放弃,他们二十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那里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大的山寨,按照李泽堡的话说,三丰凹就是一颗钉子,钉在那便是可以随时掌握蒙古人的动向。

李泽堡心中本来还不想让陈东他们这么早回来,毕竟他现在的地盘还太小,墩内的军户还不是完全效忠于他,要是被廖宏发现了,难免不会被割一块肉下来。

不过,后来朱向南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廖宏要马就给他便是,这样一来可以和他拉好关系,对自己以后的升迁有好处,二来便是骑兵在外面久了,物资补充,战士们的思乡之情,都是大问题,三丰凹在位于两堡交界处,这样一支力量如果被发现了,也容易滋生事端,最重要的是,随着李泽堡家业的不断扩大,他需要这么一支机动力量,来威慑周围的势力。

“听说这些马匹全部都是陈东兄弟从蒙古鞑子手里偷来的!”田地里一个原先烽火墩的军户,正对着后来的这些的人卖弄着,现在他们都已经分到了土地,虽然还没有收成,不过毕竟是有了希望,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有了喜悦之情。

“怪不得呢,要我说墩长大人手下尽是好汉!”

“那还用你说,我们的墩长大人就是一等一的好汉,曾经一个人亲手杀了几个鞑子呢!”老农给了说话人一个白眼。

“是吗,大哥你给我说说…”

老农清了清嗓子,道:“话说,那是一个寒风呼啸的早晨…….”

……

陈东现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他能不得意吗?最早跟着李泽堡的几人,陈方,王宝,杨峰,不说他们比自己的兵带的少,就是质量也远远比不上自己,在他心里,那些长枪兵,根本就没法和他的骑兵相比。

“杨二,你们家开垦了多少地?”

杨二看了身边这个瘦脸青年一眼,青年的名字叫刘鑫,小名也叫刘狗蛋,山西的百姓们信奉名贱人贵,所以因此一般一个村落便有几个狗蛋,甚至有的还有几十个狗蛋,为了区分,便是在狗蛋的前面加上姓。

“十五亩!”杨二淡淡的回来一声,眼中有了喜悦,他们早就接到了家中的来信,杨二家总共有六口人,所以开垦的不多,有的家人口多的,几十亩的都有,不过这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我们家,开垦了六十多亩!”杨二的话一说完,刘狗蛋便是迫不及待炫耀道。

杨二眉角挑了挑,按理说刘狗蛋家和他们家的情况相同,也是只有六口人,为什么他们就能开垦这么多呢?

似乎看出了杨二的疑惑,刘狗蛋继续解释道:“屯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父亲便是把我在贼鲁堡的的几个亲戚接到墩内了,他们现在也是我们烽火墩的人!”

点了点头,杨二心中默默想到,自己是不是回去之后也鼓动自己的亲戚前来都奔大人呢,虽然现在已经分不到田地,但是杨二相信李泽堡以后会有出息,现在分不到,不代表以后分不到吧,嗯,就这样,杨二的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墩长大人亲自出来接我们了!”突然,耳边传来陈东的历喝声。

果然,众人抬起头,透过浓浓的晨雾几个人影站在墩堡门口,可不正是李泽堡他们。

……

“嗯,很好一人双马,陈东看来你这段日子过的还是不错嘛!”李泽堡打量了,大笑道。

陈东嘿嘿一笑,和陈方打了声招呼,后者点了点头。

原来自从伏击了那一百多个蒙古骑兵之后,陈东便是带着麾下的二十来个骑兵,天天到草原边境晃荡,一看到落单的蒙古牧民,便是一拥而上,人当然是杀掉,至于马匹陈东毫不客气的收归自己虽有,陈东的运气还不错,短短几个月,便是抢了二十多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