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心生向往之茅舍翠竹(1 / 2)

 回到家里,夏桑子觉得自己累得快不行了,一下子窝在沙发上不想起来。躺了一阵,想起还有随笔和日记没有写,便挣扎着起来,拿出本子写了起来,将发生在当天生活中的那些有意思的教育教学故事一一记下来。

做什么事,贵在坚持,夏桑子明白这一点,所以白天再累,晚上回来都要写一会儿。短则三言两语,长可达三篇两篇。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俗话说“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谁都想舒舒服服地生活,不想太辛苦地去做事情,但是躺着虽然舒服,却躺不出好的生活来,夏桑子深知这一点,在自己不想动的时候强迫自己坚持写,写了一段时间,看到那些成果,觉得辛苦一点还是值得。写到后面并不觉得是件痛苦的事情了,相反如果每天晚上回到出租屋里不写写就总觉得有什么事没有做。

好的习惯养成了就好,夏桑子现在就养成了每天梳理自己的生活,写一点教育随笔的习惯。

合上本子,放下笔,夏桑子伸了个懒腰,有一种满足和充实涌上来。是啊,只有劳累后的疲惫才是让人觉得舒服的。

站起来,走到放书的地方,无意中翻出前几日买的一本王曦之的《兰亭集序》。

夏桑子读大学的时候就喜欢书法,曾经一段时间也认认真真地描过,但是不能持久。日子长了,偶一想起,偶一看到,又要热情一阵,买上一两本字帖来,看看,练练,临摹几笔。夏桑子知道凭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这辈子难成书法家,但是心想喜欢喜欢总是可以的吧,好的书法作品就是让人来欣赏的,比如这眼前的《兰亭集序》,笔画翻转、点画勾连之处,一派风流倜傥,让人心生喜悦,爱不释手。

夏桑子看着看着,有股ji情上来,在屋中间边走边朗诵开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边朗诵边欣赏脑海里边浮现出一幅生动的古人《流觞曲水》图。

好美妙的景致:三五好友列坐一圈,吟诗作赋,饮酒作乐,谈笑风声,妙语连珠……茂林修竹掩映茅舍,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夏桑子入了神:我的刺客之吻啊,带我到这样一个所在吧!

想着,轻轻吻了一下食指上的玫瑰花戒。

夏桑子眼前出现了一条清澈的溪流,水流“哗哗”,水下是圆圆的卵石和一条条细长的一指长的鱼儿。溪水两旁边同样热烈烈地开满了或白或红的玫瑰。走了几步,前面出现一座小石桥,夏桑子上了桥,三五步走过去,往前一看,眼前出现了如《兰亭集序》里描绘的那样的景致。

一座不太高的绿绿的山包下,长满了一杆杆青青的翠竹。竹杆挺直,竹叶翠绿,阳光透过,一片片的竹叶好似一枚枚的玉作的叶儿,风儿吹过,随风摇曳,一派自然安祥。

几间茅舍,于万杆翠竹间忽隐忽现。寂静悠然,似无人住。

夏桑子走得有些口渴,想找人讨口水喝。

下了石桥,走过竹林里弯曲的石板路,来到茅舍前。虽是茅舍,却极为用心。为了保持整洁和干燥,茅舍离地一米多,上得几级木阶,方来到一个一米多宽的回廓里,回廓里随意摆着几个木凳和一个藤制躺椅,看得出来主人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是谁这样会享受?夏桑子看得呆了,觉得空间里的这些古人太有想象力了,绿萝家的房子是木架的两层房,小院围着;庄主司徒伯伯家的房子更奇,建在崖壁之上,别有洞天;这家不知住着什么人,竟然将茅舍也建得这般妙不可言。

正叹道,有声音从茅舍外的竹林里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