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师?(1 / 2)

纵横天唐 陈叔挚 0 字 2021-10-06

 校址,学员,都好说,只要秦睿想,要多少就是一句话的事。可最大的问题,还是教官,为此,他是头疼了好多天,也一直都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先不说,国子监的那些先生,愿不愿意来教这些臭丘八,就说这些人上赶着,秦睿也不会把这些骄兵悍将,交给他们,他真怕把他的军官,教的只会“之乎者也”。

为了一解燃眉之急,秦睿将整个参军司,及南北衙都督的幕僚,一网打尽,全都调入军事学院,由陈子昂、张说牵头,先把架子搭起来,总不能常空城计吧!

对于太尉头疼的事,陈子昂、张说是心智肚明,军校的教官,既要通文墨,又要懂兵法,有作战经验的儒将。就算把南北衙的家底,都搜光了,也弄不了多少。

“太尉,有句话,末将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参军司-主簿-张说,搓了搓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张说是参军司的老人了,在太尉身前伺候的时间也不短,说话的时候,是没必要如此的小心。但他自己也拿不准,自己这主意到底对不对!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太尉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么?”,陈子昂板着脸训斥了一句。扯什么淡,有主意就说呗,卖什么关子。

哎,对陈子昂摆了摆手,秦睿笑着言道:“张说,有什么话,尽管直言!只要是对的,本帅无有不从!”

不得不说,秦睿这话说的有些大了,因为张说下面的话,一下就怼到他的肺管子上。

“太尉,想当初,太皇太后在位时,想要拟定武举,制定培养武将的专门考虑,以应对将来的战争。”

“可这个条陈还没有正式施行,就赶上了洪熙中兴。所以,当初预备的那些人,都。”

大唐文举的科目是很多的,明经、明法(通晓法令者)、明字(通晓书法者)、明算(通晓术算者)、进士、俊士(才能俊秀者)等五十多种。

这两科最初只是试策,也就是根据经义和时务写作论文,后来逐渐转变为进士科注重诗赋,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

武举,在当时只是一个成形的计划,原本想着,以兵部主持武举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为了施行这个计划,兵部还特意遴选了一批,通军事,晓谋略,有勇力的阁员,以充实武库司的名义,招募起来。

洪熙中兴后,秦睿大力整饬政务,兵务,尤其是军队将领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清洗。与武氏一族,渊源颇深的将领,只有王孝杰等少数人,躲过了一劫。

而那些兵部为武举,准备的阁员,也因为与武承嗣,武三思,关系密切也在清除之列。但因为作孽未深,不是武氏嫡系,仅仅被罢黜了官职。

现在,秦睿侧重的军校,虽然与武举有些不同,更加注重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等。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

但这些人才,的确有他们的一技之长,对兵法战略,有着深厚的功底,放着让他们游荡,实在是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