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零用钱的去向(1 / 2)

 .转载“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狄更斯的双城记很经典的开头,套用在未长生重生后的世界在她看来也没什么不合适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物质水平很低劣,然而精神世界很美好。选择不去上学靠土地吃饭的乡下人很多,选择砸锅卖铁想尽办法让下一代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难岁月的农民也不少。对下海辞职呈观望**态度的工厂职工很多,坚决破釜沉舟放下手中的铁饭碗毅然经商的人也不少。同样,凭着自己的不同选择在黑暗的季节里饱尝失望的冬天的滋味的人很多,在光明的季节仰望希望的春天的人也不少。

陈叔叔是一个很有眼光的文化人。他在辛良镇这个甚至还存在着最初用画像来作为挂在家里正屋堂前的装饰的时候,已经将视野放在了这里没有人想象过的艺术摄影上了。

这时候正是港剧武侠片跟台湾琼瑶剧的黄金时期。未长生没有赶上全民射雕的盛况,靖哥哥、蓉儿、小王爷、比武招亲什么的离她还有些遥远,未妈妈老在嘴头念叨的什么《情义无价》、《法网柔情》、《珍珠传奇》、《八月桂花香》、《星星知我心》她都没看过,但是托她们地方电视台的福,最近疯了一样的在播《八仙过海》跟《婉君》。《八仙过海》是以前播过的,现在重播据未长生后来了解是因为电视台有个此电视剧的疯狂剧迷,起码在她记忆里就看过这部电视剧达三次之多。奇怪的是,居然也没嫌厌烦过。《婉君》是今年刚播的,一开播就轰动了整个大陆。那时候琼瑶奶奶还没有变成琼瑶奶奶,应该还只算是琼瑶大妈。未长生不得不承认琼瑶大妈很有创作才能与与时俱进的本事。90年代初她老人家开创了苦情言情剧来赚全中国家庭妇女的眼泪,90年代末又开创了野蛮宫廷剧来赚全中国人民的收视率。不得不说,她老人家很成功,至少90年代那些出名的影视红星中最得未妈妈这一票家庭妇女认可的有很多都是从她老人家的电视剧里走出来的。《婉君》这部剧貌似引起了不少的潮流,剧中人物脖子里的围巾有段时间风靡了未长生可以见到的辛良镇的角角落落。甚至每天上下学都会听到街头有人在唱“一个女孩名叫婉君”。陈叔叔大概就是受到这个影响,才决定在他这家照片馆的招牌宣传照片上采用《婉君》里的服装的吧?

未长生趁陈叔叔不注意,小小的扭了下脖子,继续秀气的对着陈叔叔的照相机笑。一旁的霍然侧过头看了她一眼,慌忙回过头。未长生这时候穿的是大红的小新娘装,脸上涂了点淡淡的胭脂(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形形**的腮红什么的),大大的凤冠上镶着不少的假珍珠,把她的瓜子小脸趁的越发小巧,小眉毛弯弯的,像会笑一样,深幽灵动的大眼睛则因疲倦泛上了层淡淡的慵懒。小小的身子罩在显得有些略大的衣服之下,莫名的增添了一份无辜的纯净感。如果换了现代的眼光,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之,那就是“萌”。她这摸样不光霍然看得脸热,一旁的大人也都忍不住开赞了。照相馆外簇拥了不少的路人,看着镜头下的霍然跟未长生嘴里都啧啧不停。

“哎呀,这小姑娘长得可真俊。谁家的孩子呀,这么水灵?”

“小男孩长得也出色极了,比《婉君》里的小演员都好看。”

“就是啊,这都是谁家的孩子呀?是兄妹吗?看着跟金童玉女似的。”

“可不是啊,这相片照出来指定好看。话又说回来了,原来照相馆还可以拍这样的相片呀?回头,我也把俺闺女领来照张,不管好看不好看,看见自己家的孩子照这么别致的相,俺想着就得劲!”

未爸爸未妈妈跟霍奶奶站在旁边笑的嘴都合不上了,陈叔叔听了也越发的得意,更加了劲儿的指挥未长生跟霍然摆姿势。

终于,在折腾了大约两个小时以后,未长生跟霍然的首场代言总算是圆满落下帷幕了。陈叔叔等他们两个穿好自己开始的好看衣服,很爽快的掏出两张十块钱分给他们,并笑着对霍然开口:“我已经跟你们家大人都商量好了,这十块钱说好了都归你们自己管,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们不能干涉。这下你没有后顾之忧了,可是放心接了吧?”

“真的?”霍然有些不相信地看着他,“我奶奶说了不收回吗?”

“当然是真的。不信你自己去问你奶奶。”陈叔叔还是笑呵呵的。

霍然斜瞥了霍奶奶一样,见霍奶奶对他点了点头。这才放下心来,很人小鬼大地回复陈叔叔:“其实我原本说好了只收你一块钱的。男子汉说话要算话。可是吧,我在答应你只收一块钱的时候你也没跟我说原来照相这么多讲究。一会儿不准动一会儿又要动地,麻烦死了。所以呢,那一块钱地要求是算不得数地。本来我还没想跟你提出来。可是陈叔叔你都这么主动要给我十块钱了。我也不好拒绝。那我就收下了啊。”说罢也不等回答。很快速的从陈叔叔地手里抢过那二十块钱。一张塞到未长生手里。一张紧紧地攥在自己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