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要讲礼(1 / 2)

 狄青性急,忙问:“德祖兄,为何这般说来?”

庞修纠结了一下,还是回答说:“实不敢相瞒,去年洛阳遭遇了洪涝灾害,很多农户家里收成不好,缴纳了赋税后,连口粮都没有了!我实在不忍心上门收税,于是往县衙里纳了保状,保就我职领辖地内、补足去年应收纳赋税的全额钱。可今年又遇到了干旱,这些农户家中粮食减产,某实在不愿意去强行收税。唉,最后交纳赋税缺额限期就这几日……否则,轻则就会丢差事,再不就要流放充军,为乡亲们担得些人情,服侍官家收纳得赋税……庞某也是左右为难。唉,也罢!”又喟叹一声。

狄青闻之十分动容,他没想到庞修为了乡亲们吃饱饭,敢于承担如此大的风险。此刻狄青的脸上都是敬佩的神情。施平却不动声色,他好似要刨根问底般,忙追问:“德祖兄,洛阳的赋税很重吗?以前这些赋税也是这般难收?”

庞修说道:“公子,也不算很重。在下所管的金谷坊地面上,大部分为下等户,朝廷定的税额并不算太高。风调雨顺的时候交完赋税,这些乡亲基本上能够吃一年饱饭,如果有手艺的人家还能余下一些闲钱。不过这些年不是旱就是涝,很多人家里底子都折腾空了。今年又逢雨水不足,收成甚不好,不少农户家里常是有上顿、无下顿,粮断就息炊烟火。哎,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又于心何忍拉下脸上门逼税,去雪上加霜?这样的事情庞某真就做不来。去年水涝时,我原本打算如果收不上税,就卖掉我家几亩薄田,替代乡亲们纳了官赋税,反正我是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凭着这把子力气,总能够挣口饭吃。可庞某万万没想到今年又遇到旱灾。唉,真逼死人了!”

庞修一边说一边叹息,只埋怨自己命不好。施平眉头紧蹙,故意出了个馊主意:“难道你不能够酌情处理,从你辖区那些上等户和富家手里多收几个,以后再补偿他们。毕竟他们的抗灾能力较强,你也好借机弥补一下这些下等户应收上交的亏欠赋税?”

庞修吓了一跳,忙道:“这如何使得!庞某虽然只是小小书吏,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天下所有的公差随心所欲,将朝廷的赋税条律和国之纲纪胡乱施行,如此下去,岂不会天下大乱?断不可使!”

施平微笑着点点头,刚才的试探让他非常满意。他心中思忖道,这个庞修,乃一介性情耿直、做人清白的良吏,为人既讲义气,又能坚持原则,我将来如果当官,这庞修倒是个不错的助手,非常值得信任。

施平决定借这个机会帮他一把。他眼珠一转,有了计较。故意很慎重地说道:“德祖兄,在下心中有个疑问,不知当不当讲!”

庞修见施平话说得客气,以为他有正事要说,连忙坐正了身子,抱拳说道:“施公子何必客气!公子救了我姐姐的孩儿,等于救了我姐姐全家,就是庞修的救命恩人,公子如有差使,但讲无妨!庞修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德祖兄误会了!”施平笑了笑,拉住庞修问道,“你刚才说洛阳府已经连续两年遭灾,难道本地官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吗?没有向朝廷陈情,申请免除这些赋税?”

庞修恭声说道:“施公子,你有所不知?上任王府尊曾向朝廷陈情,朝廷也因此减免了部分税赋,金额并不算很大。今年张府尊到任后,一病近半年,一直没法正常视事。据说洛阳府孙推官代替张相公向朝廷上书,只可惜被上面驳回来了,因此并没有免除赋税。”

“哦,那我问你,你可见到了朝廷下发的公函?”施平仍不死心追问。

“怎么可能!”庞修苦笑道,“施公子,你可太抬举我了!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书吏,连品秩都没有,再说庞某负责的是下乡收税,哪有机会看到这份文书。再说,这是朝廷的文书,县尊也不可能拿出来公示,在下哪有机会看得到!咦,伯原公子,你为何这样问呢?难道……”

看到庞修惊讶的目光,施平点点头说道:“猜对了,施某的确有所怀疑!据我所知,当今官家十分仁慈,绝对不会反对减税。另外,朝廷中真正掌权的刘太后出自民间,她亲历过民间的疾苦,遇到这种灾害,朝廷不可能不报,刘太后也不会不同意洛阳免税。因此,我感觉有人在故意隐瞒朝廷免税的真相,照常收税……”

庞修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他神情激动地问道:“公子!您是说有人上下其手,隐瞒实情继续正常收税,乘机贪没税银……”

“德祖兄,你先别激动!”施平将他按回到座位上,继续给他分析,“如果真是这样,这可不是一两个官员能够干得成的。我估计,从府衙到县衙恐怕都有相关的官员参与,否则不可能隐瞒这么长时间。这可是个窝案啊!不是你这小书吏撼动得了的!呵呵,大宋高薪养廉,竟会养出一帮贪官污吏出来,简直是闻所未闻。”

“那怎么办?不如明天告诉张相公。”狄青插话道。

施平摆摆手,说道:“二弟,沉住气!参与这事的官员肯定盘根错节,不是我们能插手的。至于张相公那里,没有看到那份公函证实我的猜测之前,不可以轻举妄动。”

“我们怎么可能看得到这份公函?如果看不到,就这样干看着,什么也不做!”庞修不满的说道。

施平促狭的笑道:“嘿嘿,谁说我们什么也不做了?虽然暂时看不到公文,但是我们可以发动舆论呀!找一些可靠的人,悄悄把朝廷已经免税的消息散布出去,到时候,看这些官员如何应对。”

“伯原公子,你现在不是没有看到公文吗?这样做合适吗?万一……”庞修有些患得患失的说道。

“德祖兄,你想想看,如果朝廷没有批准这份公文,那些官员肯定会将这份公函公示,以示自己的清白。如果已经批准的话,你猜这些官员会怎么做?”施平笑道。

庞修若有所思,说道:“那……那肯定是派出衙役查找消息的来源!”

“那不结了!”施平双手一拍,笑道,“我这不就等于看到了这份公函吗?同时,涉案的官员也暴露出来了。到时候再报告张相公,张相公是朝廷的宰执,为官清廉,疾恶如仇,他能放过这件事吗?”说罢,施平露出得意的笑容。

狄青立马捧哏:“高,实在是高!此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这样一来我们躲在了背后,既为百姓伸张了正义,又没得罪那些幕后之人。不至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呵呵,我们还要在洛阳这边混,这时候不是树敌的时机。”

施平看着狄青,表情有些古怪。

狄青打了个寒颤,忙问:“大哥,难道我说错了?”

施平拍拍狄青的肩膀笑道:“没有说错!只是那句“高,实在是高!”,听上去有些别扭。总觉得不是好人说的话。”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哈哈哈……”施平笑得浑身乱颤。狄青和庞修两个人一头雾水,都有些莫名其妙。他们实在不明白施平为何笑得如此开心。此刻施平想起了那部老电影《地道战》,里面刘江老师扮演的那位汤司令,这个肥头大耳的家伙对着鬼子山田队长说“高,实在是高!”这句经典台词。

搁在后世,刘江老师那就是妥妥的金句王,笑点担当。只不过,狄青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嘴里突然蹦出这么句经典的台词,施平觉得实在太搞笑了,他哪里还能忍得住?

——————

一夜无话。

第二天巳时,狄青跟着施平来到了西苑坊的张府,还没来得及敲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原来张子思今天一大早就在门房等候。双方见礼寒暄了几句,等三个人步入张府,刚来到会客厅门外,施平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他也没太在意。在宋朝的皇室贵族、文人雅士中,焚香、熏香(以香熏衣)就跟每日衣食一样不可或缺。进入他们的居所,或浓或淡的香味沁人心脾。

施平惊讶地发现张知白手里捧着个杯子,坐在上首,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天爷哪!施平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这怎么可能?张知白昨天还是一副马上要死的样子;自己昨天才给张知白用了抗结核的药物利福平、链霉素和异烟肼这类抗生素;他今天竟然能够下床走动了,药效也太好了吧!这又不是仙丹啊!

施平赶紧上前两步,正准备行礼,却见张知白放下杯子,从座位上肃手而起,抢先施了一礼。施平连忙侧身避让,连连说“不敢当不敢当”。张知白跟老师王曾齐名,又是大宋帝国如今的宰执大臣,他这个小小的翊卫郎可不敢受这一礼。

张子思笑着拉住施平让他坐下,然后双手齐额,行了一个标准的稽首大礼。张知白在旁说道:“伯原,汝既然不肯受老夫大礼,那就由吾侄儿退之代行吧!救命之恩,不能不谢。千万莫要推辞!”

施平脸涨的通红,双手乱摇说道:“张相,使不得啊,使不得。退之兄跟我一见如故,又何必客气!您可是退之兄的长辈,又是学生恩师的知己,为您诊病是学生应该做的。再说了,学生也没想到这药的效果竟然会如此好,您要谢,也只能谢我翁翁,学生可不敢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