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阁老或许还有办法(1 / 2)

最才子 华西里 5097 字 2019-10-07

 按说,吴节和胡宗宪分属不同的阵营。

朝中的大臣们大致有三派:严党、清流、裕王一系。

其中裕王一系实际上也属清流,比如张居正、谭纶、高拱,人数虽然不多,却个个身居高位。

而六部的实权官职大多由严党派把持,党羽遍及朝野。

至于吴节和李春芳,严格说来,算是帝党吧,嘉靖皇帝的随侍、贴身秘书。

眼前的情形是嘉靖觉得严党势力实在太大,有意剪除,而胡宗宪则是严嵩的得意门生。

吴节自从和戚继光一起违抗浙直总督府直接出兵,并诛杀罗龙文之后,可说与严党彻底翻脸了。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胡宗宪又为什么要请自己过去说话呢?

吴节非常不解,站在船头,立于风雪中看过,那十来艘穿缓缓地靠了过来,船头胡字大旗在风中凄厉地招展,在阴霾的天空下显得甚是苍凉。

胡宗宪这次被解除了浙直总督的职务回京述职,如果不出意料,皇帝这回是要对严党动手了。堂堂二品大员,一手执掌江南五省军政大权多年,如今却要落马,吴节心中不觉有些恻隐。

雪落得很大,被河风一吹,打在脸上分外的疼。

大运河的水流很急,老半天,胡宗宪的官船才同吴节靠在一起,一条跳扳搭了过来。

说来也怪,三九隆冬,北方的河流都上了冻,连奔涌的黄河也不例外,偏偏大远河依旧流得畅快,这让吴节感觉非常奇怪。

关于大运河冬天不上冻的缘故,后世有好几种说法。一是说,大远河水流急;二则是说,大远河含盐量比普通河流高,冰点低。

不管怎么说,不上冻总是好的,否则若是南北交通断绝就麻烦了。

一个书办模样的人立在船舱门口,喊道:“可是吴节吴大人,还请入舱。”

这一通喊,很不礼貌。不过,吴节不过是一个正六品官员,胡宗宪虽然已经被免去浙直总督的职务,却还挂着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正二品大员。

所以,吴节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径直上了胡宗宪的船,昂首朝舱里走去。

一进窗舱,就感觉一股热浪袭来,里面的富贵景象也让吴节微微吃惊。

地上铺着厚实的羊毛毯子,点了几口红铜火炉,里面的家什漆得油光锃亮。里面放了一个小桌,桌上是金银做制的碗儿碟儿,盛着叫不出名字的精美菜肴。

没有多的人,就胡宗宪和徐渭。

徐渭大约是醉得厉害,浑身都是酒气,直接趴在毯子上,一副放浪形骸的名士派头。

而胡宗宪则挺直了腰杆子盘膝而坐,眉宇间显得非常精神。

见吴节进来,胡宗宪哈哈一笑,一伸手:“士贞,当日杭州一别,已逾半载,今日得见,风采依旧啊,请坐。此去京城,尚有半日路程,不如你我同居一室,把酒言欢排遣寂寞,如何?”

“有劳胡部堂,敢不应允?”吴节也不推辞,也盘膝坐到了胡宗宪的对面。

桌上,早已经准备了一副碗筷,胡宗宪缓缓地提起酒壶,给吴节斟了一杯酒:“胡宗宪这次回京城述职,因为靠近年关,急欲拜见恩师,走得快,却不想在半路上碰到士贞,不胜之喜。今日你我相聚,胡某要敬你三杯。这三杯却有讲究,先干为敬。”

说罢就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第一杯子,算是胡某向士贞赔罪。”

胡宗宪亮了亮杯底:“那日在杭州田猎,胡某欲给士贞一个下马威,如今想起来,当真是惭愧,非君所为。”

吴节没想到胡宗宪居然向自己道歉,一呆,却佩服起来。这个胡大人还真是光明磊落啊!

他苦笑一声,也不说话,端起杯子一口喝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