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隆庆皇子(1 / 2)

 众所周知,这世间最强的国度理所当然就是大唐,仅次于大唐的国度则是南晋,而再次于这二者则是紧靠着大唐的燕国。

燕国紧邻大唐的雁北郡,或是是因为世代被大唐的军威所慑,整个燕国的风气异常地低迷压抑,由此总是会产生很多在世人看来殊为可笑又可悲的病态想法。

就例如这一代燕国的民众,燕国皇室早期被唐国铁骑击败以至于不得不送太子崇明到长安为质,他们非但不对自己的太子报以同情歉疚,反是一直在恶意中伤自己国家的太子,并且在崇明为质期间宣扬起了另一位隆庆皇子当作燕国未来的希望。

这种行为不知在这世间其他国度的人会有如何看法,但就在唐国人的眼里他们对于这样的燕国只能是付之以同情,那种高高在上俯视者般的同情,至于什么所谓中兴的希望则更是只能沦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谁也不会真的把这种说法当成真事。

因为在所有的唐人眼里看来,一个国家的民众如果连最基本的恩仇都分不清,那这个国家一定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一个国家的强大更是从来不应该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皇子的身上,而一旦一个国家的人全都抱着这样一种想法,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世间终于传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来自燕国的隆庆皇子已经从西陵出发即将到达大唐的国都长安。

所有的人都知道隆庆这一次到长安来的目的,必定是想通过书院的这次考试从而可以拜夫子为师。

当然这也是所有人毫不怀疑的一点,因为这件事情更重要的一点原因则是隆庆将要代替他的哥哥崇明太子继续在长安为质。

听说极力促成这件事情的人是当代大唐的亲王李沛言,原因是他认为隆庆对大唐的威胁程度要远远超出早已在长安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崇明太子。

只是这其中有一处极为难的地方,就在于隆庆除了是燕国的皇子之外他还有着另外一重让大唐都不得不有所顾忌的身份,隆庆已在不久之前接任了西陵裁决司的司座。

这个世界毕竟是昊天的世界,世间亿万信徒都在信奉昊天,昊天道门作为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裁决司更是西陵桃山上的执法部门,他们自然不能允许让自己的司座背负上一个质子的名头,何况这个质子还是大唐的质子。

可是隆庆作为燕国的皇子,他又不得不遵循着大唐方面的意志,裁决司的司座当然是世外之人,燕国的皇子却是个世内之人。

而为了这件事情,大唐的亲王李沛言和西陵方面的人再次进行了反复磋商,最终以让隆庆拜夫子为师作为交换条件,这才让道门的那些人脸上稍稍好看了些。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拜师这是一块儿遮羞布,但是道门最喜欢做的事情可不就是如此的么。

与这世间所有的权力斗争一样,一个人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他所处的位置一举一动都必将带起一系列的其他的变化。

隆庆这次来到了长安城,引起了长安城里很多人的遐想和警惕,其中尤为在意的两个人就是大唐的四公主殿下和崇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