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七千俘虏》(二)(2 / 2)

张育发的手偶然无力地挥动一下,微张着眼睛,虚弱的喉音,吐出一个个不连贯的字:“打过…湘江,北上….抗日!”

张育发昏迷不醒,发着呓语,时轻时重,时断时续。许多模糊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好几天来,都是如此。

夜已深了,疲惫的孙峰还不肯休息,守候着他,并且一次次地伏到他耳朵边告诉他“主力部队已渡过湘江!”

张育发这时似乎清醒了些。他望着孙峰,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过一会,眼睛又轻轻合上。他好像听到了战友的声音,又好像仅仅是从战友的动作中,感到了胜利的信息。他张了张嘴,恍恍惚惚地望着低矮的天花板。像在天花板上发现了什么,两只手虚弱地晃动着,躺在他身边的刘华连急忙摁住他的手,眼里的泪水却悄悄流个不停。

刘华连,原名刘诗泽。江西省赣县白石乡下白石村人。1934红军在老家召集村上16岁的年轻人开会。会上动员大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6岁的刘华连就和自己的哥哥一起报名入伍了。

长征开始后,刘华连随着大部队从江西一路途经湖南,走到了湘江边。就在部队准备横渡湘江的时候,遭遇了前来封堵红军的******。在敌人猛烈的炮火面前,战士们根本无法过江。周围不少战友都中弹牺牲了。

看着战友一个个地倒下,不会游泳的刘华连,就抱着两个漂浮在江面上的尸体作为掩护,悄悄地趟过了不宽的湘江。渡过湘江后,一天晚上在经过一片林子的时候,他不幸被桂北民团埋下的竹签捅穿了右脚髁,而且竹签上还有毒,受伤的刘华连行走非常困难。

后来,他所在的部队在华江车田村遭大量敌人伏击。他因脚伤严重被俘。由于脚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伤脚很快就化脓发炎。他受伤被俘后,关进了兴安县的湖南会馆里。当时一起被关着几百名病残的红军战士,很多就这样牺牲了。

这时,守候了张育发一整天的孙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听到哭声又轻轻翻身坐起,轻轻拍拍刘华连的肩膀。然后侧身摸摸毛八莲的前额,声音里带着深深的焦虑:“如果明天还没有药,小家伙的病”

廖仁和被俘前是红五军团的重机枪连连长,他望了一下深夜里默默躺着的战友们,又转向孙峰:“这几天,大家都累极了,你也去休息吧。到了换班的时候,我叫醒你。”

孙峰点点头,仍旧留在张育发面前,没有走开。

“班长!班长!”张育发嘴里突然清楚地吐出几个字:“你快听……炮声…我们的!”他一翻身,坐了起来,这阵异常的兴奋,使他苍白的险上竟出现了淡淡的红晕。

廖仁和侧耳听了一阵,他也听到了一阵轰隆声,但那不可能是红军的炮响,而是远处传来的汽车的轰鸣声,但他不愿说穿。

望着渐渐睡着的张育发不再说话了,孙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就在这时汽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不一会耀眼的汽车灯光照亮了湖南会馆,被惊醒的人群纷纷涌向窗口观察。

车刚停下,会馆看守人员的头头就赶了过来,看到刘斐的军衔连忙立正报告:“四十三师一二八团二营三连连长张德山前来报到,请问长官是?”

刘斐整理下军服,拿出夏威的命令递过去,:“我是第四集团军高级参谋刘斐,请你听从这位长官的一切命令!”

写后感:这章网文写的被俘人员,除孙峰是虚构外,其他的是真正存在。他们都是由于在湘江战役中因受伤严重掉队,或被俘或流落,最后在桂北当地生活。想写他们被营救后又做出更大的丰功伟绩,早日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

向流落在各地的红军失散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他们受得起,不是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