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抓捕行动(1 / 2)

飞豹出击 登峰 5053 字 2019-08-21

 第二百六十三章抓捕行动

自1918年前苏联政府从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以来,克里姆林宫一直是苏联国家、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官邸所在地,是苏联的“政治心脏”。(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对克里姆林宫及在此办公的国家首脑的安全保卫工作苏联一直都极为重视。承担克里姆林宫安全保卫工作的由隶属于克格勃第9局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担负。

2月19日上午9点多钟,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来到了在设在克里姆林宫博罗维茨大门右侧的1号塔楼的克里姆林宫卫戍区司令部,秘密召集了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彼里德诺夫斯基少将和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团长崔奥列加尔夫少校。一

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一脸阴沉的对他们两个下属说:“苏联目前面临最危急的时刻,现在中央决定对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他们这一伙犯有反人类的战争罪犯实施抓捕。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中央决定这项重要的任务由你们来完成。你们考虑一下具体采取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拿个意见出来,晚上8点到我办公室,再仔细研究。”

接着谢列平十分严肃的向他俩宣布了这次行动的纪律:“第一,要绝对保守机密。谁胆敢泄密出去,要受到克格勃纪律最严厉的制裁。第二,所有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要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到万不得已要尽量的争取不开枪解决问题。第三,明确任务,严守纪律。从现在起,参加这次行动的人要以各行动小组为单位活动,组长负责,任何人不得擅自脱离行动小组单独行动,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对外联系,包括家人、亲人在内。第四,从现在起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2月2第一副部长马林诺夫斯基接到了赫鲁晓夫办公室秘书打给他的电话,让他下午2时,在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厅,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就目前的形式研究下一步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安排这样的会议是正再常不过的了。没有人怀疑会有什么不妥。

当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乘坐他的吉姆防弹轿车和前后各一辆警备车的车队刚驶进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大门时,带有AK47突击步枪等速射武器的前、后警备车,按照惯例被留在了斯巴斯基大门外的停车场,车上的警卫人员也都被请进了斯巴斯基大门的塔楼内。因为在克里姆林宫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是由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全权负责,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进去。

马林诺夫斯基到达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大厅门口,他的随员被引领到弗拉基米尔大厅右侧4号休息室,只有马林诺夫斯基一人走进了金碧辉煌但显得十分空旷的弗拉基米尔大厅。正当他准备踏上Y型通往楼上大厅的第一节台阶时,站在楼梯左、右两侧的两名“工作人员”立即扑上,马林诺夫斯基一见势头不妙,一面进行拼命的反抗,一面大叫着,“你们要干什么?”尽管马林诺夫斯基长得膀大腰圆,但毕竟已是61岁的老人家了,哪里是这些经专业格斗训练、年轻生猛的克里姆林宫御林军的对手。他的两臂被扭住,被结结实实的按倒在台阶上,两个克格勃士兵一个单腿跪在着他的后脖颈上,另一个单腿跪在他的后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随后二话没说,堵上了他的嘴,把他从后门推了出去,押上了一辆装甲车,送到了列宁山旁边的一个地下防空洞里。

在地下防空洞昏暗的灯光下,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摆出一副主宰一切的样子,对面色苍白,鼻子和嘴角上挂着血迹的马林诺夫斯基宣布道:马林诺夫斯基,你结党营私,进行非法活动,指使自己的党羽,擅自动用核武器,阴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引发全球性的核战争,对苏联党和苏联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苏共中央决定,解除你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对你的这一反人类的罪行进行清查。追究你的战争责任。

随后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一些人,也一个个面如土色,戴上手铐被陆陆续续哆哆嗦嗦的送到这个地下防空洞里,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例行公事的向他们宣布了苏共中央的决定。

2月22日主席团会议的具体过程,没有留下任何纪录。后来据参加会议的一些当事人回忆,会议由赫鲁晓夫主持,他自己首先发言,要求讨论中苏边界的问题以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并揭露了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的问题。

接着朱可夫,布尔加宁、苏斯洛夫、米高扬等人发言表示支持,并对这些人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揭发批判。

赫鲁晓夫在这次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解释为什么要采取非常手段逮捕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时说:“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呢?一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在这事关苏联生死存亡的时刻,再没完没了的扯淡了。二是对于这些奸诈小人只能这样做。假如我们略微早一点对他们说,他们是一伙恶棍,是一伙战争狂人,那么他们就会鼓动他们的那些亡命之徒先除掉我们。他们完全会这样做的,他们连原子弹都敢擅自使用,还有什么他们作不出来的呢?他们这伙完全不把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的人能做出一切卑鄙下流的事情来。

在讨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时,朱可夫元帅着重的向中央主席团会议介绍了苏军目前的状态和中苏战争的整个战场情况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调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