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分天下(1 / 2)

 曹操和袁绍仍旧处于蜜月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在曹操把大将军这个听起来显赫的职位通过天子的名义封给袁绍之后。</p>

但随着公孙瓒和袁术败亡之象愈发明显,徐州吕布刘备不足为患,中原至河北的形势已经开始转向袁绍与曹操这两位同盟者针锋相对的趋势。</p>

“袁绍贪慕虚荣,看重名望,益州商队前去河北,袁绍不会从中作梗,若他阻挠,会担忧背负骂名,正常商业往来,他根本不放在眼中。”</p>

郭嘉侃侃而谈,令甄豫和张续顿时有种恍悟的感觉,继而喜形于色。</p>

河北在袁绍治下是一片富庶广褒的土地,同样因袁绍统领士族,河北有着为数众多的达官显贵。</p>

把生意做到河北去,会得到丰厚的回报。</p>

和韩遂马腾所在的属地打交道,郭嘉要用书信往来立下君子协议,和袁绍往来,只要不是政治利益冲突,郭嘉丝毫不担忧袁绍会做出招致骂名的事情。</p>

尽管河北的士族豪族瞧不起益州豪族,但好歹都是同一个阶层的群体,稍有盛气凌人是必然的,却不会咄咄相逼。</p>

根据郭嘉战略的转移,益州商会也必须紧随其后做出商业策略转变,以前他们是和凉州做生意,现在就要把目光投向河北,因为郭嘉下一步战略是西北。</p>

郭嘉并不主导商会运作,甄豫和张续只是来摸清外部形势,言尽于此,大家也就不再深谈。</p>

又聊了些场面话,甄豫和张续不打算打扰郭嘉办公,打算告辞,却被郭嘉出言挽留。</p>

“二位,还有一件事,我想征询你们的看法。”</p>

二人按下去意,静待下文。</p>

郭嘉微笑道:“不知二位有没有兴趣在长安购置产业?”</p>

甄豫与张续面面相觑,不太明白郭嘉的意思。</p>

长安现在荒凉凋敝,人烟稀少,在这里购置产业有什么用?</p>

这毕竟已经不是大汉建国后盛极一时的长安城了,自王莽篡汉以来,长安就渐渐衰落。</p>

无可否认的是长安的政治意义,却在商业上没什么利益可图。</p>

就算有,也是长安城外的土地。</p>

他们思来想去,不得其解。</p>

郭嘉看到二人绞尽脑汁一副愁眉苦思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想远了。</p>

要恢复长安兴盛,至少也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p>

“哎,这长安城十室九空,也有不少豪宅完好无损,我就想问问你们,想不想在长安中购置宅邸,若是在益州呆腻了,或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时,在长安有个落脚的地方。”</p>

这一听,甄豫和张续眼前一亮,而且也想到了可图之利。</p>

长安现在衰落,但要是发展起来,恢复往日盛况,这长安城将会是寸土寸金,别说给自家购置府邸,添处产业,就是拿来投资,也许也不错,这里的风险就是郭嘉受不受得住长安,长安又不能不能太平发展下去。</p>

“敢问使君,这长安城中的房屋宅地,使君打算出售多少?”</p>

张续一脸兴奋之色,还有一个理由是他们这些商人在心中想到的,若是长安能恢复往昔荣耀地位,住在长安的人从地位上就高人一等,关中人瞧不起关外人,在大汉初时也因如此,那时长安是帝都,关中人以此为荣。</p>

成都繁华是事实,益州人在关东,关中人眼中,却稍显卑微,秦汉时北方盛,南方衰,到了东汉末年以及魏晋时期,北方人口迁徙南方,不断为开发南方提供人口和技术生产力,才使得南北分庭抗礼。</p>

益州豪族追名逐利,郭嘉扩张属地,对他们有好处,只要郭嘉能够保住关中,长安再次发展起来,他们也想要分一杯羹。</p>

不敢说从益州迁徙到关中,至少在长安中拥有豪宅府邸,将来在长安兴盛时,益州豪族在关中人面前,足以吐气扬眉。</p>

“具体出售多少还不能定论,但重建长安时,民宅所占区域必定不少,日后回归关中的百姓肯定以长安为首选落户安家,我想,若是益州也有这个想法的百姓,我还是能通融通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