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骷髏談(1 / 2)

阴阳师 夢枕貘 0 字 2021-09-06

 鳳凰卷篇六之

骷髏談

[日]夢枕貘

清澄明朗的月光,照射着庭院。

这是秋季即将走到尽头的院落。

红叶纷纷飘落在满地行将枯萎的花草上。

到凌晨时,庭院里大概会降下白霜,形成宛似积了一层薄雪的院景。季节正在由秋向冬转换。大概再过十来天,庭院的景色就不妨称做冬天了。

夜空清澈澄明,空气中的清寒径直垂泻到大地上。

真是光阴似箭啊。

源博雅充满感叹地轻声说道。

不久之前才刚刚送走夏天,此刻却已经快要进入冬天了

他们在喝酒。

地点是在安倍晴明宅邸的外廊内。两人相对坐在粗木条地板上。

外廊内只点了一盏灯火,晴明和博雅悠然自得地在杯里斟满酒,不时送入口中。人大概也一样,无论曾经何等强壮,**也会不知不觉地衰弱,有朝一日回过神来,也许发现自己已经只剩一具枯骨,散落在荒草丛中了。

哦。

晴明漫不经心地点点头,举酒送到唇边。

晴明心中若有所思。

所以有时候,人才会像从前那位永兴禅师所看到的那具骷髅一样,厌弃俗世皈依佛祖吧。博雅说。

也许是这番话触动了晴明,他似乎心中一动,眸子转向博雅。

你知道永兴禅师的故事吗?

晴明身穿白色狩衣,背靠廊柱。

眸子炯炯闪亮,似乎对博雅的话很感兴趣。

他就是南菩萨都城原本还在奈良的时代,他是东大寺良弁僧正的门人。

博雅一边举酒送往唇边,一边回答。

永兴禅师从晴明和博雅的时代上溯二百余年,也就是在女帝称德天皇的时代,是居住在纪伊国牟娄郡熊野村的僧人。因为地处皇城南方,故被称做南菩萨。

不过,晴明,说老实话,对我来说,这个故事有点恐怖。

嗯,的确有点。晴明道。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有一位和尚来找永兴禅师。

和尚只带了一部《法华经》、一只白铜水瓶和一把绳椅。

贫僧想在南菩萨大师门下修行,请大师收留。

永兴禅师听他这么说,便让他留了下来。

这位和尚的修行法,便是诵念《法华经》。每天清晨、午间和夜晚,只管不停地念诵《法华经》。除了少量的进食和少量的睡眠以外,其余都用来一心念诵这部佛经。

就这样大约过了一年。

至今为止,承蒙您多方照顾,不胜感谢。贫僧这就打算告辞,准备穿过伊势国,进深山去修行。

和尚说罢,便把自己的绳椅留赠永兴禅师,离开了。

永兴禅师送给和尚两斗糯米干饭碾成的糯米粉,并派两位居士陪伴他,把他送走了。

一行人步行了约有一天。

那和尚对两位居士说:请就此止步。

说罢,便把两斗糯米粉及《法华经》、钵盂送给两位居士,打发他们回去了。

自己手头只留下长三十多米的绳子和那只白铜水瓶。

自那以后,约莫过去了两年。一天,熊野村几个男人一起到熊野川上游的山里伐木,打算将砍伐的木材编成木筏,从上游将木筏放流而下,用这种办法把木材运回自己的家乡。

这群汉子正在山里砍树的时候,远方传来一阵人声。

好像是有人在山中某处念诵经文。侧耳细听,原来念的是《法华经》。

这一定是哪位尊贵的大师在山里修行。

十天过去,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那声音却始终不曾中断。

这声音唤起了汉子们的信仰之心,,他们打算给那位念经的大师送去一些吃的东西,然而却到处都找不到他。

又过了约莫半年,为了放筏,汉子们再次进山,没想到那声音还在日夜不止地念经。

这下子,众人深感事情有点蹊跷,便把这件事禀告了永兴禅师。

就是这样,现在依然可以听到念诵《法华经》的声音。

永兴禅师进山去探访,果然听到有人声在不断念诵《法华经》。

循着声音进入深山,只见密林之中悬崖高耸,一具人的遗骸倒挂在绝壁之上。双脚捆着麻绳,看模样,似乎是下定决心,纵身从崖顶跳下来的。那绳子凑巧勾在悬崖顶的一块岩石上。

遗骸已经化作白骨,悬崖下却有一只似曾相识的白铜水瓶。

啊呀,这不就是约莫两年半前,说是要进山修行的那个和尚吗?

这位和尚,死后依然还在不停地念诵《法华经》。

熊野的山,自古便是灵山,被认为离极乐世界最近。

看来他是为了求佛法而舍身的。

那座悬崖根本无法攀登,永兴禅师只得听任遗骸留在原处,挥泪返回寺院。

又是三年过去。熊野村的汉子们又来到永兴禅师处。

前些日子我们又进山啦,这次还是能听到诵经的声音。

于是,永兴禅师再次来到那个地方。这次,绳子已经腐烂,和尚的遗骸掉落在悬崖下。

但仔细一看,那具骷髅口中的舌头居然不仅没有腐烂,而且色泽鲜艳,正起伏蠕动,不是在念诵着《法华经》吗?大概是坚持念诵《法华经》,积下功德,才会如此。

这个人一定不是凡人,而是一位真正的尊者啊。

永兴禅师说罢,双手合十以表敬意。

诚然。这不妨看做是《法华经》灵验无比的例证,可是

博雅仿佛正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是什么?

怎么说呢,晴明?一想到熊野山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骷髅中的舌头一刻不停地念诵着《法华经》,不知怎么回事,我怎么都感觉不到他的崇高,反而感到毛骨悚然呢。

的确如此。

你也这样想吗?

是呀。

晴明的红唇上浮出一丝冷静的微笑。

人若是过分迷恋某位美人,失魂落魄之余,有时也会变成魔鬼的。

晴明注视着博雅。

嗯。

执著心过分强烈的话,人有时也会变成魔鬼的。

呵呵。

念诵《法华经》,祈愿往生极乐,同样也是一种执著。

这位和尚恐怕也是执著心格外强烈吧。

照这么说,晴明,舌头念诵《法华经》,并不是因为《法华经》灵验的缘故喽?

是呀。恐怕是那位和尚强烈的执著心造成的。这大概也是一种鬼吧。

是鬼吗?

算是吧。

晴明点头,把目光转向博雅:可是,博雅,没想到是舌头

舌头?

嗯。你提到骷髅舌头,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你在说什么?

就是舌头嘛。

舌头?

骷髅呀。

骷髅?

眼下正好有一件事情,我在犹豫不决。

是吗?

这件事其实也与东大寺有关。多亏你提起舌头,我已经心中有数,明白该如何处置啦。

究竟是什么事?

在西京,有一座寺院,名叫最照寺。

那个寺院我也知道。

约莫八十年前,曾在东大寺修行的常道上人创建了最照寺。这位上人曾蒙空海大师亲行灌顶礼(佛教真言宗授与修行僧人以阿闭梨资格时举行的仪式。)。

嗯。空海大师与东大寺,缘分原本很深。

早在七十五年前,常道上人就已经去世了。如今,最照寺的住持是一位法名叫做忍觉的和尚。

这名字我听说过。在宫中还见过他几次。

他今年将满五十六岁。就是这位忍觉和尚最近遇上了一桩怪事。

最初察觉到忍觉和尚情形不对的,是他的一位法名叫元心的弟子。

早晨修行的时候,忍觉没有露面。元心感到很诧异,便去探视,发现忍觉还在寝具中熟睡。

忍觉清晨修行迟到,与其说是难得一次,不如说是从来不曾有过。元心心中反而感到松了一口气:就连师傅这样的高僧。偶尔也会睡过头。

忍觉大人

他呼唤道。

然而。忍觉丝毫没有要醒来的迹象。

忍觉大人!

这次他提高了声音,可是忍觉依然毫无起身的迹象。

莫非过世了?元心走到近前,把手放在忍觉肩头摸了摸,很温暖。而且忍觉还微微打着呼噜。原来他还在熟睡中,只是叫不醒而已。

元心一边呼唤,一边轻轻摇晃忍觉的肩膀。然而还是叫不醒他。

元心只好将嘴巴凑到忍觉耳旁,一边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一边使劲摇晃。

不论发生什么事,这样应该叫得醒任何人,可忍觉依然没有睁眼。

忍觉大人叫不醒。

听到元心的通报,其他僧侣都聚集过来。

众人尝试了种种办法,又是呼唤,又是往忍觉嘴里灌水.结果还是没能让忍觉睁开眼来。

奇怪的是,他只是长睡不醒,此外,没有任何不正常的地方。

于是,众僧决定姑且让他睡一天,观察情形,倘若还是没有醒来的迹象,再考

虑应该怎么办。

然而,整整一天过去,忍觉犹自高眠不醒。

众僧正在商量该如何是好,冷不丁忍觉当着众人的面,啊的一声,嘴巴大大张开来。

起先的一刹那,大家还以为忍觉醒过来了,然而不是。忍觉只是张开嘴巴继续沉睡。

然后啊、啊

忍觉口中不断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呻吟声。

再看忍觉,他的脸由于痛苦而扭曲变形,涎水从张开的口中流了出来。

忍觉看上去很痛苦,身体左右扭动,不断地呻吟。

不一会儿,从他的口、鼻、耳中冒出烟雾,气味好似肉被烧焦一般。

这可危险了。

众僧弄不清忍觉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一起动手打算按住狂躁不已的忍觉。没想到却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反弹回来。

哇!

忍觉高声发出一声惨叫,猛地撑起上半身,睁开了眼睛。

忍觉浑身汗水淋漓,仿佛刚刚洗完澡一般。

他又狂闹了一阵子,才渐渐安静下来。神智似乎也清醒过来了。

元心

忍觉意识到大家都在身旁,便喊了一声弟子的名字。

您醒过来了?

元心答应道。

原来是做梦

忍觉轻声自语。

您梦见可怕的事情了吗?您看起来非常痛苦

不,可是如果是梦,刚才那光景简直太

忍觉似乎想说什么。又止住了话头。

元心

忍觉看了一眼弟子,说:立即查看一下这间屋子的地板下面,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东西,如果发现什么,马上拿到这儿来。

可疑的东西?

不论什么东西。总之,你马上钻到地板下面去看看。

听到这话,元心便走到外面,从外廊下面钻到屋子的地板下。

不久,地板下传来元心一声惊叫。

啊呀!

又过了一会儿,元心回到房间里。

这地板下面,竟然有一具人的骷髅!

元心向众人报告。

您吩咐我把它拿过来,可是,太可怕了,我不敢碰它元心又说。

去把它拿来吧。那具白骨,就是两年前去世的寿惠大师。忍觉说。

可是,寿惠大师不是埋葬在寺院后面的墓中吗?

你去寿惠大师的墓地看看吧。

不久,奉命而去的元心,脸色苍白地走了回来。

寿惠大师的坟墓被扒了!

不是被扒了。那是寿惠大师的白骨自己从坟墓里爬出来时,留下的痕迹。

啊?

总而言之,快到地板下面,把寿惠大师的白骨拿来。

不必害怕,寿惠大师救了我的性命啊。

面对着从地板之下拿来的骷髅,忍觉讲起自己的怪诞梦境。

起先,我还以为是在做梦忍觉这样说道。

在梦中,忍觉在山上行走。

然而,如果说是梦的话,那一片片树叶、一根根野草却又是那样分明。

沿着溪水向下游走去,连潺潺的水声也那么清晰,用手触摸一下溪水,那水也是凉冰冰的。野鸟啼鸣,一阵风吹过,头上的树叶便随风摇摆起来。

怎么也不像是梦境。

这哪里会是梦呢?然而,如果不是梦,自己究竟又是什么时候到这个地方来的呢?涉过溪水,登上山路,再继续前行,过一阵子,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

那里建有一幢房屋。

大唐风格的瓦屋,游廊似的建筑细细长长,房屋一间间隔开,看上去好似僧房。

走进里面一看,果然有位僧侣的身影,而且似曾相识。

忍不住想上前打招呼,但忍觉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这是以前住在最照寺的僧人。约莫三年前便已经过世了。

莫非是那个和尚死后变成了恶鬼,就居住在这深山老林里?正在狐疑不定,对方也察觉到忍觉的存在。

那和尚脸色发青,走近前来。

你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了?这里可不是常人随便能来的地方。真是奇怪

和尚满脸认真的神情,看上去并不像成了恶鬼,然而,忍觉却听不懂和尚的意思。

大概你不知道,这里实在是非常可怕的地方。

和尚浑身颤抖着。

听了这话,忍觉越发觉得莫名其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唉呀,忍觉是我喊到这里来的。

循声望去,原来站在那里的居然是忍觉的师傅、两年.之前便已过世的寿惠上人。

寿惠大人,您怎么会在这里?

唉呀,来不及跟你慢慢说啦。那些家伙马上就要来啦。

那些家伙?

那是一群可怕的家伙。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受着痛苦的煎熬,你可一定要亲眼看一看我们所遭受的痛苦。

痛苦?

啊,不错。就是痛苦啊。

最先见到的那个和尚流着眼泪说。

您如果也在那所寺院中过世的话,那么有朝一日也得到这里来。

那个和尚的身体依然在颤抖。

为了让你亲眼看一下我们在这里的情形,我才去把你喊了来。我跌跌撞撞地赶到你那儿,结果却无法进屋,于是便钻进地板下面,等你睡着之后,就把你带到这儿来了。

寿惠上人满脸憔悴地说。

啊呀,时间到了,那些家伙要来啦。

最先遇见的和尚说着,牙齿格格作响,吓得直打战。

你听好: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好好看着我们受的是怎样的痛苦。回到人世之后,你要想方设法救救我们。

寿惠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我所有的弟子中。你是最为出色的一个。我相信你的能力,万事都拜托你了。已经没有时间详细解释了。

你赶快躲藏起来!听好:无论你看到什么光景,千万不能喊出声音!

刚说完,寿惠上人便推着忍觉的背,要他赶快躲藏起来。

忍觉慌慌张张地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刚躲好,便看见对面的天空中,有一群人飞过来。

那些人的衣着打扮仿佛是唐人模样,一个接着一个从空中降落在庭院里。总共约有四五十人。

好啦。今天照常开始吧!

其中一个看似首领的男人说道。

是!

众人齐声回答,随即在院子中干起活儿来。

他们先是挖土,然后架起像是磔杀窃贼用的行刑柱似的东西,又不知从哪里搬来木柴,烧起熊熊大火。在火上架起一口大锅,放入铜块使其熔化,像是煮一锅通红的开水一般,咕嘟咕嘟煮起沸腾的铜汤。

那首领模样的男人坐在胡床上,注视着这一切。

在他的身后,穴着好几面红色的旗子。

等一切都准备齐全,领头的男人下令:来啊!把罪人拉过来!

于是,唐人们七手八脚闯入屋内,接二连三地从里面拖出十几名僧人。

仔细一看,其中有几个僧人是忍觉认识的,都已经谢世多年了。

其中既有在这里最先遇见的那个和尚,也有寿惠上人。无论是谁,都因为极度恐惧而五官扭曲,甚至有人在号啕大哭。

好吧,就从你开始吧!

那首领指着一个僧人说。于是,几个唐人围了上去,抓住那个号啕不已的僧人,把他绑在柱子上。

饶了我吧!饶了我吧!

一个唐人对准他的嘴巴,把一双又粗又大的金筷子塞进去,把他的嘴撬开。嘴被撑到最大限度,那个僧人甚至连声音也发不出来了。

从那张只能发出婴儿般的呜咽声的口中,涎水滴滴答答不断流下来。

至今为止,你有三次把饭粒掉在桌子上,却听之任之,没有捡起来吃掉,是不是!

那首领又说:所以,你必须喝三杯。

于是,另一个唐人取出一把装有长柄的铁勺,从大锅里舀出滚汤似的黏稠铜汁,朝着那僧人的口中灌进去。

不多不少恰好灌了三杯。

从僧人的鼻孔、两个耳孔里,说不清是热气还是烟雾的东西冒了出来。

不久,僧人排出了鲜血淋漓、又黏又稠、仿佛是熔化的内脏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