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巧中之巧下(1 / 2)

 张婕妤这是狗急跳墙,急于要找一个替死鬼脱身。

“你!”华玉娃怒目相视,恨得玉臂轻颤,却偏偏口拙难辩。

我瞧不过眼,替她出头,反击张婕妤,“你不必拿玉娃来说事,这宫里谁不知道你和皇后闹得最僵,就在刚才,你还因皇后的训斥,对她心怀不满。要说谋害皇后,你张婕妤的嫌疑才是最大。”

张婕妤也不是省油的灯,话里有话,“就因为我和皇后闹得僵,所以才让人钻了空子。究竟是谁嫁祸谁,陛下自有明断。”

照她那架势,恐怕汉宣帝追究起来,搞不好最吃亏的人反倒是最无辜的华玉娃。

王皇后实在不该了,她要对付张婕妤自管去对付,何必要拖华玉娃下水。或者,她想要的,是一箭双雕吧,让宣帝最宠的张婕妤和华婕妤狗咬狗,不管最后失势的是谁,剩下的那个也是元气大伤,很难再获皇帝全然的宠信。

华玉娃再天真,也想象到了后果的严重,下意识地把我当成她的避风港,躲在我身后,扯我的袖,“廉姐姐,你要帮我,你要我在陛下面前证明我的清白。只有你能帮我了。”

我转脸,华玉娃已经快要哭了,那模样,如横遭风霜的花蕾,我见犹怜。有些无奈,这样的女子,本不应当投身后宫。此念方起,我随即想到,她原是为了司马洛才身陷后宫。也罢,我就帮她这一回。

“玉娃你当真要我帮你么?”

华玉娃赶紧点点头,我也点点头,“但我不会替你在陛下作证,一则当时的情景我没有看清楚,二则便是我看清了也给你证明了,陛下也不一定会信我,毕竟我一直与你交情不浅,偏帮你,也是理所应当。”

华玉娃没听出个重点来,欲出声询问,我转移话题,“玉娃,我记得你是来自江南,江南素以水出名,想必你的水性不错。”

华玉娃还是点头,还是没听出个重点来,我凑近她,悄声道:“你要想化险为夷,就得置之死地而后生。你现在走到张婕妤的身后去,面对着她向后退,一边退一边喊叫,做出非常害怕的样子,跟着从这台子上跳下去。”

这是最好的方法。

渐台离地面甚远,从下方的人看来,只会以为华玉娃是受了张婕妤的胁迫,这样便彻底地把自己从嫌疑人转成了受害人。

而且,我们说话的工夫,池子里,内侍们纷纷下水,正将落汤鸡样的王皇后搭救上岸。就算华玉娃不识水性,这个时候下去,总会被水中的内侍救上来,最坏也不过多灌几口太液池汤罢了。再退一万步,哪怕呛得万死不活,总比背着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冷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