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皇后之难下(1 / 2)

 还别说,过了几日,居然真让她琢磨出了一条对策。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她想邀张婕妤同游太液池。

宫中很多人都知道,张婕妤最喜烧烤野味。王皇后便提出在黄昏时,令宫人于太液池边的渐台下方搭设烤架,烧烤鱼鸭。我们便在那高高的渐台上面,食野味,品美酒,赏夕阳,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注:太液池水面宽广,方圆大约十顷左右。池边筑有渐台。由于水波渐浸岩石,所以称为渐台;台高二十余丈。)

不算什么新招,走的是我的第一个路线,投其所好,和张婕妤修缮恶劣的关系。注意到她的主语,用的是“我们”。显然,她也算上了我一份。

我兴趣缺缺,正在推辞,可王皇后却说,我一定不能推辞,因为这回非得由我出面,来做这个和事佬,去请张婕妤赴我们的太液池之约。

一来,她好歹也是个皇后,怎么也不能拉下这脸面,去迁就讨好一个婕妤。二来,便是她迁就讨好了,那恃宠而骄的张婕妤,也未必肯买她这个面子。

王皇后把话讲出了些许落寞的酸,她说,张婕妤就算敢忤她这个皇后一鼻子灰,也绝不会轻易得罪了我。

我还想着拒绝,却禁不住她翻来覆去、没完没了的唠叨,只好点头应允。王皇后很是高兴,连声地谢我,又说着,连华玉娃也一起叫上,她刚做了月子,想必正憋闷着,正是时候出来走动走动。

“子服,陛下若得知,你我姐妹这般和睦相聚,必当圣心宽慰。”

王皇后那本也称得上端丽的面庞,有意无意透出了某种向往,我猜她向往的,十有**便是汉宣帝的夸赞吧,夸她得体大度诸如此类。

九宫之首、母仪天下,已经不敢去向往帝王的宠爱,只是渴望着几句轻描淡写、不具任何实质意义的夸奖,这样的女人实在可悲,做皇后做到了这个份上,也算得上是未央宫里的另一种悲哀了。

正如王皇后所言,张婕妤只犹豫了片刻,便应了我的邀约。对于我的大驾光临,她的表现居然有那么一点受宠若惊的意思,待我异样的客气,客气里又隐含着一些忌惮和惧意。

张婕妤无异议,华玉娃自然更不在话下,于是,三日之后的傍晚,我、王皇后、张婕妤、华婕妤,便如同王皇后口里描述的那般,在那云烟缭乱、芦苇成林的太液池边,二十多丈的渐台之上,分四边坐着,品美酒佳肴,赏夕阳无限。

岸上池中,时有白鹤栖息游弋,水鸟成群结队,与落霞齐舞,共水天一色。台下烤熟了的鱼鸭,由宫人们不断地送上高台,阵阵香味飘在鼻端,又是于仙境缥缈中体味到了红尘俗世的美妙,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倘若只有我一个人,我肯定会非常享受眼前的一切,美景美食,好风好酒。可惜我的旁边,坐着各怀鬼胎的王皇后和张婕妤,以及不甚自在的华玉娃,端的破坏了这美好的一切。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此刻正努力修好、把酒言欢的这两个女人,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各怀鬼胎”这四个字。

又过了一会儿,王皇后身边的几个家人子,慌里慌张,自渐台下疾步奔上,依例向我们见了礼,其中一个便神神秘秘地俯到王皇后耳边说了一句什么,王皇后竟是神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