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再去镇上(一)(1 / 2)

 从刚才和周婶的闲聊和之前在家里的听闻,夏晓晴收集到了关于周家的许多信息。周婶是从外县嫁到柳村的,那时候周叔家里兄弟多,家里就只有几亩薄田和一栋老房子,地里的收成连家里人吃饭都不够,周叔也一直在外面帮人做事打打短工。

后来没几年周家老人就过世了,几兄弟也吵着分了家,最后周叔家就只分得一亩薄田,分家后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带着孩子就在自家田地附近搭了个窝棚,交了赋税后家里更是连锅都接不开了,周叔也一直在外面拼命打短工挣钱,吃糠咽菜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

回忆起年轻的时候,周婶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然后又拉着夏晓晴的手说,又说如果不是你家的帮忙,她家现在也不会过上好日子。

原来当时夏仕齐母亲刚死,夏大嫂就吵闹着要分家,陈氏以前就长期受夏大嫂欺负,夏仕齐心疼老婆也无意纠缠,和大哥平分了家里的十亩土地,就带着陈氏搬了出来,住到自己岳父家里。周家的窝棚就在去学馆的

路上,每次陈氏去给丈夫送饭,都要经过周家,看她家可伶连饭都吃不饱,陈氏也时不时的接济一下。后来陈父生病,陈氏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周婶来家里帮忙,每个月给她些工钱、米粮。

周叔本来也有些木匠底子,在镇上打短工的时候又跟着泥瓦匠学了些修补房屋的手艺,慢慢地十里八村来请他帮忙盖房子的人也多了起来,后来终于存够钱,请了些村民帮忙才把现在的房子盖了起来,因为感激还专门把房子盖在了夏家附近。后来靠着周叔的手艺,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过了。

难怪周婶对家里的这么好,对几个孩子也都是真心疼爱。

夏晓晴回到家里,发现夏大姐和夏二郎也才回到家,正站在厨房里吃午饭,看来两人是饿坏了。

夏晓晴从坛子里夹出一些腌笋,用碗装了拿到两人面前:“大姐、二郎,来尝尝我做的腌笋,你们吃吃看味道咋样?”

“二妞,这是你做的,味道真好。”夏大姐用腌笋下着窝头,吃得津津有味。“这是咋做的,怎么比平时做的腌菜吃着都要爽口,味道拌得也好。”

“大姐,我在里面放了点油,这样吃着才香嫩爽口。”这个时代的人才舍不得在腌菜里放油呢,没有油水的东西又怎么会好吃。夏晓晴又说道:“大姐,以后每天林子里都会出笋,我们只能隔个几日在赶集的时候拿出去卖点,竹笋有不能久放,不能换钱多浪费啊。我就想着不赶集的时候,我们在家就把竹笋做成腌笋和酸笋,赶集的时候一起拿出去卖。”

“这也是个办法。以后每天出的笋会越来越多,是得把多余地都腌起了。”夏大姐又吃了一口腌笋,说道:“你这腌笋吃起味道挺好的,就是没谁家会用这么多调料来腌菜。腌菜贵了可卖不出去。放这些调料会不会亏本啊。”

“大姐,要不明天我们带一点腌笋,去镇上打听看看能卖多少钱吧。回来再算算就知道了。”夏二郎直接想到了市场调查这个招数。

“二郎,明天还要去镇上吗?”夏晓晴疑惑的问着夏二郎。

“对,二姐。今天我卖了好笋。还有镇上李府的管家。还向我订了五斤竹笋。让我明天一早给他送去。”夏二郎自豪地说到。

居然还有订货,着孩子真了不起。既然夏二郎明天要去镇上送笋,那自己应该跟着去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开拓一下市场。不然光靠五天一次地赶集。收入太不稳定了。“大姐,明天让我和二郎一起去镇上送笋吧,我把腌笋也带去。浪客^中文**-.Lk试试看能卖得掉不。”

“那也行,把腌笋拿到镇上去卖卖看,如果好卖,我们就多做点。”夏大姐答应了夏晓晴的请求。“你们两明天拿上钱,去邻村坐牛车去镇上吧,人多安全点。”

“好的,大姐。家里有小坛子吗,我想把腌笋分装在小坛子里,一斤一坛地卖。”夏晓晴想把腌笋分装成小坛,到镇上酒楼去推销看看,这可是上好的下酒菜。

“家里还有两个小的,怕是不够,等会叫二郎去邻村买几个回来。”夏大姐见弟弟也吃完了,迅速地把碗筷收拾好。从钱袋里拿出几文钱递给夏二郎,让他去邻村买坛子。然后又把买回来的猪大骨和下水从背篓里拿了出来,准备收拾好熬汤。

“姐,今天买了又买了猪大骨和下水回来啊,太好了!几个小的看到肯定高兴坏了。”夏晓晴也过去帮忙收拾起来。“姐,今天采回来的笋足足有六十斤呢,我都煮好了,等会儿我们收拾好就去把它们放到溪里去。”

“今天出了这么多竹笋啊,那明天你们再带点去镇上卖吧。”夏大姐显得有点吃惊,她没想到出笋量会增长这么快,看到屋里这么多的竹笋,在想到以后每天都要出比现在还多的笋,夏大姐有点头疼。”每天这么多笋,这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