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魔镜(1 / 2)

日月大明 熊猫千户 0 字 2021-09-06

 午后。</p>

杨波拉上季顺在各大工厂巡视。</p>

杨波手里有一份清单,船厂、铁厂、酒精厂、水泥厂、马车厂、火柴厂..</p>

工厂远不止这些,这小半年,小店小厂,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这让杨波心生感概,中国人果然天生具有商业头脑,资本是逐利的,断然不会浪费任何机会,大明的商人没有供应链的概念,但石庙的供应链就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然成型。</p>

船厂、铁厂、水泥厂,这些工厂的产出,沈家堡自用尚且不足,极少对外销售,基本赚不来银子。</p>

赚银子的主力还得是火柴厂和马车厂,按眼下的产能,每年能给石庙带来好几十万两的收益。</p>

可石庙的项目太多,开销太大,眼见已经入不敷出了。</p>

杨波需要更多的工厂。</p>

香皂厂和玻璃厂,便是其中的后起之秀,杨波还没找到低成本生产火碱和苏打的办法,厂子开了,但产能有限。</p>

量少没关系,饥饿营销,把价格炒上去,目标客户锁定达官贵人和海外,银子照样赚。</p>

香皂由秦韶操盘,已经在海州上市了,火到不行,一块玫瑰香型的香皂已经卖到五两银子一块,还有价无市。</p>

玻璃厂的第一个产品,是镜子。</p>

拿一块平板玻璃,锡和汞现世都不缺,在玻璃的一面贴上一层锡箔,然后灌上少许汞,锡可在液态汞里溶解,形成双金属层,和玻璃紧密贴合,便是一面镜子,这便是传说中锡汞剂造镜,非常之简单。</p>

唯一的是,汞有毒,杨波业向用银镜法制镜,可现在石庙还没有能力生产相关的化学试剂,只能一步一步来了。</p>

其实,后世温度计也用到金属汞,到时科普一下,做些防犯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即可。</p>

现时的人们主要用铜镜,可以想见,一旦玻璃镜横空出世,定然炙手可热,不愁赚不来银子。</p>

此时,杨波正在玻璃厂。</p>

玻璃厂的负责人是老扈,就是尤素卿从南京招募而来做绣花针的那位,后来在杨波指导下,做过几副望远镜和显微镜,被杨波看上了,干脆让他做了玻璃厂厂长。</p>

玻璃厂的主要设备是玻璃炉,这一台是新搭的,比马道长的炉子要大很多,厂子拢共十来号人,跟后世比,连小作坊都算不上,但杨波要的是垄断利润,价格自己定,第一桶永远是金。</p>

工人们在干活,一炉玻璃态浆料正好出炉。</p>

老扈亲自操刀,将一块四四方方的铁板水平置于坩埚之上,铁板四周有沿儿,内里被打磨的光滑如镜,工人用瓢舀起一瓢浆料,泼在铁板上。</p>

浆料在铁板上平铺开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流平,多余的浆料顺着一个小开口,留到铁板下面的坩埚中,稍后回炉再用。</p>

待到铁板上的浆料冷却,一块平板玻璃便做好了。</p>

杨波凑上去瞧了瞧,局部明显可见凸凹,应该是冷却太快了,还得想办法改进。</p>

只能挑那些相对较平的地方,切割下来,送到后面的锡汞工序,这一炉,良品率应该不高。</p>

老扈忙完了活计,过来见礼,手里拿着两柄镜子,这是他们眼下唯二的成品。</p>

杨波拿过来,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笑了。</p>

水灵得很,脸蛋都能掐出水来,年轻真好啊,就为了这个,也不枉这次穿越了。</p>

上嘴唇隐隐一抹淡青色,纤毫毕现,伸手摸摸,软软的,不是茸毛了,而是货真价实的短须。</p>

季顺在杨波的肩头敲了一记,大笑道:“从现在起,你就是个</p>

男子汉了,哈哈哈..”</p>

杨波老脸一红,神色有些忸怩,赶紧对老扈说道:“扈师父,你干得不错。”</p>

“这都亏得公子的神机妙算,俺不过是出些气力罢了,当不得公子的夸赞。”</p>

“哎,我说老扈,公子夸你,你就接着,忸怩个什么?”季顺喝斥道:“走,去办事房,公子还有事跟你交待。”</p>

在工厂,季顺总是很严厉,只要他一出现,工人们便噤若寒蝉,相比之下,杨波就显得格外和蔼可亲。</p>

杨波要谈的,事关安全和保密,这是他一贯重视的。</p>

安全主要是汞的毒性,提醒老扈注意防范,至于保密,杨波主张签订五年合同。</p>

“那五年之后呢?”季顺问。</p>

杨波笑道:“有五年赚头,足够了。”</p>

季顺显然不满意,他主张跟铁厂和一号、二号炸药工厂一样,涉密的岗位一律终身合同,但凡有泄密者,终生追杀。</p>

在他看来,杨波脑袋瓜子里的东西都是摇钱树,恨不能把所有的工厂都用铁盒子装起来,杜绝一切泄密的可能,有银子自家赚,且一直赚下去,不好么?</p>

但杨波却有不同的想法,炸药工厂不用说,一定是最高密级,石庙铁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近乎钢铁,钢铁是工业之母,当然要保密,能保多久保多久。</p>

但镜子和火柴不一样,是居家用品,总要寻常百姓消费得起才好,石庙独此一家,永远只能是奢侈品。</p>

再说,就算泄露出去,没有石庙设备的支持,想要做出石庙一样的东西,恐怕也很难,石庙完全可以卖设备,一样有利可图。</p>

至于五年以后,这里的工人,愿意出走自家开厂,开去,愿意留下的,杨波也不缺赚银子的项目,眼镜、建筑玻璃、无数的玻璃制品,无限的钱途,接着干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