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节(1 / 2)

湘西鬼话 衞君志 3167 字 2019-09-18

 “东南战功第一?”孙教授抬着头去看那牌坊正中上方刻的字。---浏览器上打上-www.69zw.com看最新更新---借着手电有些模糊的光辩认了一阵,嘴里跟着念了出来。

那牌坊高约七八米,四柱三门。上方由柱子隔开形成了三个牌匾样的石牌。中间的门对应着道路,稍宽一些。也较两侧要高出一层。各石牌的顶上还有用来遮雨的石檐,伸出犹如屋檐一船的檐角向着四周微微翘起。

用来作支撑的是四根将近一尺方圆的石柱。上面刻着些云朵一般的花纹。每根石柱在垂直于牌坊的方向上还各有一个葫芦形的石制支脚。让整个牌坊从正上方往下看形成“丰”字形以增加结构的稳固性。

牌坊这东西我也见过,在永顺县城南的不二门公园里便有。结构同现在的这个也是相差不多。所以我只是随意看了几眼,便去警惕着四周。至于这牌坊上的花纹刻字,我就没有孙教授那样的耐心去一一细究了。

“这牌坊是干什么的?”彭老板到了牌坊边,一边上下打量着一边去问孙教授。

“应该是个功德牌坊。”孙教授是个乐为人师的人,听到有人问,一边研究着那些石刻一边就回答了出来。“这牌坊上刻着东南战功第一,应该是当年土司王抗倭的王江泾之战。我记得当年明朝皇帝赐了彭翼南一个子孙永享的牌坊,立在了老司城。这里这个大概也是给彭翼南立的功德牌坊吧。”

“彭翼南?”彭老板对彭翼南这个名字显得很是用心。听了孙教授的话后有了些莫名的激动,嘴里嘀咕道:“那我们就肯定没来错地方了!”同时眼里的视线离了那牌坊,热切的望向了道路远处的那一片黑暗。可是在那片黑暗里,却在左右两旁隐隐有着淡淡的火光浮现。

“一门衔泽,世代承恩?”孙教授没理会彭老板嘀咕了些什么,继续看那牌坊上的字。

牌坊分三门四柱,每个门的上方都有一块刻了字的石牌。中间稍宽的大门上面,高了一层,分成了两块石牌。因为站得近了最上面一块看不太清楚,孙教授只好先看了两边的石牌上刻了些什么。

“一门衔泽,世代承恩”这八个从孙教授嘴里说出的字应该就是这两边的石牌上刻的内容了。

这八个字听起来倒是有些“子孙永享”的意思。我听着孙教授的话一边在心里琢磨。彭翼南除了是土司王,还是世袭永顺宣慰使。有了“世袭”两个字,彭翼南的子孙肯定是代代为王。按古时的说,那自然是皇恩不断,圣眷兴隆。

“果然!”我正自瞎想着,忽然又听到孙教授的一声感叹。回头一看孙教授已经退了几步,站在离那牌坊稍远一点的地方,正举着手电望着牌坊正中最上方的那块石牌。

“什么?”我一时奇怪,不由的问了一句。

“子孙永享。”孙教授抬手指了指那牌坊。“最上面刻的就是明朝嘉靖皇帝御赐的'子孙永享'四个字。”

“哦。”我随口应了一声。“搞了半天这牌坊上除了那'东南战功第一'外,意思都差不多。”

“那里差不多了?”孙教授摇摇头。“'子孙永享'是皇帝赐的,本来立在老司城。彭翼南在这里又立了一个,而且又加了几个字。'一门衔泽,世代承恩'。可能是给那嘉靖帝表忠心还是什么的原因。这个意思绝对不能说是差不多。”

我摇了摇头没有争辩。管他呢,这类问题对我来说毫无意义,而且要跟专门研究古代的孙教授去争我也明显实力不够。所以随便的听一听,看一看也就算了。

孙教授弄明白了牌坊这边的石刻,又兴冲冲的转到了另一边去研究。同样是高举着手电望向石牌,可我看他的脸色,却是逐渐又皱起了眉头。神色也显得有些古怪起来。

我心里一奇,心想牌坊上的石刻,要么是字要么是画,还能让人看出什么古怪来?正自猜测,却又看到孙教授向我一招手。“小卫,过来,你眼神好,看看那上面写的什么?”

“哦。”我狐疑着跑过去抬头一看,原来牌坊上那石牌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若是光线充足而且距离合适自然是不难看出刻得是些什么。可如今靠着模糊的手电照明,又是抬头仰望,那些小字还当直是没分辩。至于孙教授那古怪的表情,自然是得了充足的研究材料心里激动,却又碍于自己的眼力不行看不真切,夹杂着无奈与着急而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