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观”又叫“武军”,就是将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用于显示军威、震慑后人,这种习俗古来有之,较早可上溯倒楚庄王时期,《左传》中有记载: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其后各朝各代的史书之中也多有记载,当然也并非都是中原的作品,隋朝曾三征高丽,失败后高丽王便将这些大隋将士的尸骨筑成京观,一直到贞观年间,大唐破突厥颉利可汗之后李世民方才洗去了这段耻辱,高丽王遣使奉贺,并上封域图。针管五年,李世民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可是修筑京观在文胜于武的大宋似乎有些过了,对于这些喜好讲述仁义道德读书人来说,这种行为未免有些残忍,有损于大宋的仁德,因此在李悠说完之后罕见的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一名文官上前答道,“郭神仙,此举此举恐有伤天和,还需慎重考虑才是啊。”
“尸首腐烂容易引发疫病,若是修筑京观引起瘟疫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前一人用仁义来劝说,后一人则拿安全来当借口,纷纷试图阻止李悠的计划。
“如今汴梁城饱受兵火侵袭,如今修复城墙、民房皆需要大量人力,犒赏士兵需要钱财,京观工程浩大,朝廷恐怕既无人力也无财力来完成此壮举啊。”又有人拿出财力、人力、物力为理由来进行劝阻,不过这倒也是实话,这么大的工程可不是容易修建的。
这下子就连赵桓和张叔夜等人有些迟疑了,毕竟大宋要比那些蛮夷文明许多,这种有些粗暴的行为他们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于是暂且不言,将目光投向李悠,看他还有什么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拿来说服众人。
“大宋虽富庶远超汉唐,但却饱受四夷侵扰,北边先有契丹人、后有女真人,西边有党项人和吐蕃人,南边有西南蛮、交趾,唯独东边有大海阻隔可以暂保平安,此皆因大宋对五代武人之祸心有余悸矫枉过正,导致武风不盛,为四夷所轻视之故。”李悠侃侃而谈,“如今大宋虽有天兵之助,击退金兵得保京城平安。”
“但四夷轻视大宋久矣,纵使一两场大战获胜,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固有想法,若是在我率军北伐时西夏、吐蕃、南蛮再乘虚而入,可如何是好?”李悠反问道,众人皆相对无语,着这个时候,虽然有了天兵的帮助,但大宋依旧显得无比脆弱,他们的确没有制衡这些敌对势力的力量。
“因此须得想个办法震慑住这些人,让他们不敢轻动,为大宋赢得更多的时间用于重建禁军。”李悠说出了自己建议修筑京观的真实目的,“而若论震慑四夷,无有胜过京观者,想必那些各国前来汴梁的使者看到这由数万具尸首筑成的京观,定会深深为之震慑,心有余悸,不敢妄自轻动。”现代可以拿核武器吓唬人,在这个时候就由京观来担负这一任务吧。
“至于人力毋庸担忧,此战也俘虏了数千常胜军和辽兵的俘虏,杀俘自古不祥,但将这些人白白养着却又便宜了他们,刚好让他们修筑京观吧!”对于人手的问题李悠也有安排,“想必在修筑京观的过程中这些人的锐气也会被打磨干净,日后可以继续用他们筑城、修路、开矿,也好让我大宋的子民少受一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