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诺亚芳粥(2 / 2)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他的老板,老板在看过一部灾难大片后,就再没有心思忙生意了,整天围着玛钦诺亚,询问他的老家附近有没有什么神秘的基地。

接着发生改变的是玛钦诺亚,他干的活越来越少,工资却越拿越高,老板总担心玛钦诺亚有什么秘密不愿意透露给自己。

后来几个月发生改变的就是这家餐馆了,店里客人越来越少,员工却越跑越多,最后只剩下老板和玛钦诺亚两人守着没有客人上门的店面了。

老板索性关了店门,与玛钦诺亚两个人,先弄些好茶叶泡上一壶,再摊开中国西部的地图,专心研究起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

又过了一个星期,老板干脆把餐馆留给玛钦诺亚看守,自个跑到西藏拉萨去了。

独自一人呆在北京的玛钦诺亚,很想念待自己如亲兄弟的老板,更想念离开数年的老家拉萨和爸妈。

于是,又过了不到一星期,玛钦诺亚锁上餐馆大门,一路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世界屋脊。

————————————

玛钦次旦,也就是玛钦诺亚的阿爸,一问儿子在外面学了什么手艺没有,才知道儿子还是跟自己一样,整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哎,光起个名字,还是改变不了家族的命运呀?”阿爸叹气道。

回到家乡的玛钦诺亚却没有老爸那么悲观,在北京这几年他算长了见识,与客人中的大小老板们接触后,玛钦诺亚认识到只有敢拼才能赢。

玛钦诺亚并没有宅在家里,他每天都到拉萨街头四处转悠,碰到了一些外地人,都跟他打听餐馆老板问过的同样事情。玛钦诺亚开始认真思考他们的问题,还跑到网吧里上网查询。

原来大家都在寻找一个建造诺亚方舟的秘密基地。

一天,玛钦诺亚在大街上碰巧遇到了那位老板兄弟,一打听他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头绪,身上的钱包却快要见了底。老板不想就这样双手空空返回北京,玛钦诺亚建议说不如大家合伙在拉萨开个饭店维持生计。

老板爽快地同意了,不过有个条件,他要玛钦诺亚当老板,自己当伙计。老板的意思是,玛钦诺亚是本地人,容易与客人沟通谈生意,再者自己上班干活,下班还可以继续找基地。

玛钦诺亚也爽快地同意了,他想,谁当老板都一样,有了事情两人一起拿主意。

于是,两人跑到娘热南路租了一个小门面,叫来了玛钦诺亚的阿爸当主厨,做些西藏传统美食,以及内地常见的家常菜。

一开始小店的名字叫诺亚美食店,由于沿街有很多这样的小餐馆,诺亚美食店的生意一直没有好起来,北京老板也只关心找他的神秘基地,很少关心店里的生意。

玛钦诺亚经常听店里的客人谈论诺亚方舟,心想,何不将自己的店名改作诺亚方舟。于是与北京老板商量,老板觉得名字是响亮,但客人看到店名后,可能会以为是旅馆或是什么俱乐部,店名最好能与饮食沾上边。

两人考虑了整个一晚上,终于决定将店名改为“诺亚芳粥”。

玛钦诺亚一大早就跑去定做了一个大大的招牌,从此娘热南路上多出了一家叫“诺亚芳粥”小餐馆。

改了店名后的小餐馆,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了,每天熙熙攘攘来到店里的客人,一半是来饭店吃饭的,另一半是来饭店找诺亚方舟的,其中还有许多红头发绿眼睛背着驴友背包的外国老外。

从此,“诺亚芳粥”的营业额年年翻番,每年都要向餐馆两边扩大门面,北京老板也专心做他的店堂经理,管理一帮比他以前北京餐馆还要多的员工。

前年,玛钦诺亚又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诺亚芳粥”的店面外观,打造成了一艘真正的诺亚方舟。

现在,登上布达拉宫的人,老远就可以看到,拉萨城市中心停泊着一艘巨大的诺亚方舟,它已经成了拉萨的第二座城市地标,仅次于布达拉宫的热门景点。

今天,“诺亚芳粥”的大门外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人群中有个专程从海城赶来的男人,他是在公司办好带薪休假后直奔到了这里,他的名字叫王普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