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大耳光(1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0 字 2021-09-04

 第一百一十四章大耳光

现在的毛家村可是长安所有生意人关注的焦点,由于大宗粮食的进出,进村的路都扩宽了不少。()

离老远就看到一座圆形的建筑,当初交给窦乂的是一幅后世的福建土楼草图,圆形的福建土楼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福建土楼一般直径在50米左右,最大的可以居住几百家,可容纳一千人同时入住,毛家村这个土楼直径将近两百米,因为里面不光是居住人,关键是包含酿酒的作坊,还要巨大的粮食仓库。

大固然是好,但是工程量也是巨大的,到跟前细看才发现墙体的高度只有五米左右,顶上四周有零星的几个长方形窗户;离当初设计的九米以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土是沿着墙根挖取的,四米宽、三米深的沟壑沿着墙体绕了一圈,沟底有少许的存水,墙体虽然不高,但现在是春天,一场暴雨足够淹没深沟,成为最好的屏障和防护,足以弥补墙体的高度不足。

外围没有保镖巡逻,也没见着窦家的那些护卫,整个土楼只有一个大门,为了跨越沟壑还搭建了吊桥;原幽州军的持戟长蒯昭领着四个高大强壮的黑人手持长枪大刀在门口转悠。每人的身高都接近两米,膀大腰圆;咦,上次咋没发现给一道带走啊。

见到驸马爷蒯昭忙迎了上来,热情的讲解近期的变化:“林郎将可来了,这土圩子建好才不几日,窦掌柜说你的那个图纸太累赘,没有他这个来的快。窦掌柜为了加快进度又招了一百多个才进长安的‘红奴’,正好台家凹和毛家村的人看土楼住的安全,自己动手取土盖楼,楼盖好了这帮生番又去那边帮忙了,说给一半钱也愿意,我看新来的生番身高力壮也学着林郎将挑选出二十个,简单训练一下帮忙看护土圩子,虽然言语不通,这些生番待人可是忠心哩”。

“哦,你做的很好,蒯昭,过几天给你安排几个听话的‘白奴’”,在幽州军里面当过持戟长的军人就是不一样,看问题比催挺他们长远,刘达君真心的称赞道,待回头让托蒂安排几个陌刀队的人来轮流值班。

又向远处走了几步,视线越过土楼的边缘,果然看见土楼后面两百米处有一个直径几十米的型土楼正在火热的建设之中。

在外面观察了一会儿几人就走进了土楼,土楼的建设主要是围墙,好在原先就有一米多高的宽大根基,加上人手充足,一个月的时间内部就初具雏形了,沿着墙边的木头建筑也很简单,只是从墙体四米处往下斜披至地面两三米处,中间都以木材作为支撑,上面铺有瓦片,房顶可走人用于防御,沿四周的八个窗户有临时的木屋用于观察警戒。

半遮拦的作坊里能见到忙碌的人,有门窗的是休息住宿地和仓库,还能见到成堆的蔬菜和伙房,中央有个直径五十米左右的圆形建筑,烟囱里冒着滚滚浓烟,不用说这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蒸馏了。

蒯昭进蒸馏坊叫出催挺就走了,土楼的外围警戒工作还需要盯着,进了圆形的蒸馏作坊,里面一股股升腾的蒸汽伴着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两米宽的竹制蒸笼垒的高高的,连成一排,几十个黑人的人和毛家村的人正挥汗如雨的忙活着。

找了间僻静的屋子,一头汗水的纪风满脸兴奋的介绍了生产上的事儿又去忙活了,催挺也说了近期发生的变故。

这个土楼的木材是大都是从后面不远处的终南山砍伐来的,取土夯实不过是耗费人力,花费最大还是砖瓦,斜坡状的屋顶披下来足有三四米,铺上瓦片是一笔巨大的花销,土楼的建设是在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完成的。

窦乂雇佣了大量的匠人,还要提放中间的奸细,因为长安谁都知道毛家村的酒,谁都想一探里面的秘密,为了赶工期总不能每个工匠都细细盘查吧。

那阵子多亏了蒯昭,这个跛脚的持戟长临时抽调毛家村不多的三两个丁壮带队,学着刘达君的样子在新来的“红奴”里面挑选出二十个面相凶恶高大壮硕的家伙。

现在这片地方已经被皇帝默许作为烟酒业基地了,实际的主人是刘驸马,蒯昭将以前死去契丹人的马匹和几件武器都翻出来,又自制了长枪,在外面用石灰画上一个大圆圈,分为两班制日夜在蒸馏作坊前巡逻。

黑人伙计不通唐言难以沟通,有个好处就是谁都不许跨进白线以内,进来的人首先被扭住,待蒯昭看过方可放行,但也有坏处,开始时候连催挺和纪风都被逮住多次,费劲口舌连说带比划多次,黑人伙计们才知道这二位也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