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练兵(五)(1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0 字 2021-09-04

 第一百一十二章练兵(五)

二十天后,终南山军马场大门前来了十三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野人,几乎各个都没有人形。()

职守官员看到金鱼袋才确认这些人是羽林军,前些日子寄放军马之人,仔细辨认一下,领头的正是准驸马爷,也没多问,赶上正午,看这帮人的模样宛如新投胎的饿鬼,那军官拿来些吃食汤水说等众人洗漱歇息一番领了军马再走不迟。

虽然那盆干瘪发硬的大饼没什么卖相,足够让大伙眼冒金光了,比见到亲人还亲,石头还伏下身贪婪的嗅吸着粮食的味道,没人伸手去拿,都齐刷刷的看着林郎将,二十天的野外生存已经让他们彻底明白了,羽林军的斥候训练和大唐所有的斥候都不同。

每天定量五十粒生米,已经不是怪话牢骚难以下咽几句骂娘可以表达的了,等生吃过惊蛰后从洞中爬出的虫蛇后,队的人都觉得世上最好吃的就是生米,凡是虫蛇鸟兽一律生吃。

在“躲猫猫”互找游戏中,一行人费尽周折寻遍方圆里许都没发现林郎将的身影,眼睁睁的光天化日之下咋就不见了呢?莫非会妖法;甚至还有人说林郎将不是迷路就是回返的时候。

当刘达君出现的时候,手中锋利的短刃已经无声无息的抵在知远的眼珠子上,令还俗的少林僧知远灵魂出窍魂飞天外,几人都大惊失色,伸手可及的近距离要想夺人性命就连他们也是无法防范的,臭泥塘边的营地一直有人看守,林郎将就潜伏在他们眼皮底下。潜伏了整整六个时辰,樊六郎和知远都是武功超强的高手,对外界的感知也远超常人,他们都没察觉就别说其他人了。连熟悉的石头和王有才也是第一次见到刘达君如此的泥人模样,惊诧莫名,要是不开口说话他们都认不出来。

关于生吃食物,并不时故弄玄虚,非要士兵吃活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论是后世的侦察兵还是古代的斥候,在没有现代化加热器具、真空食物和压缩干粮的情况下生火是个危险的举动,在敌占区要想完成既定的任务生火和寻死无异。敌人也有专门的斥候和精锐的守卫悍卒,他们会发现炊烟,会根据你遗留的燃烧物判断你存在的时间段。而活物可以保证食物的新鲜度,基本上不受季节的影响,活物的骨肉可以提供蛋白质和钙质,血液可以解决循环对水的需求。

大型动物不到万不得已不允许捕捉,因为临时发现大动物动手时会产生大动静,引起森林里其他鸟兽的惊厥,再说斥候都是一人或几人为单位,大动物吃不完还需要掩埋尸体,徒然浪费时间,而型鸟兽虫蛇被吃剩的皮毛碎骨扔在僻静处,不一会儿就被其他更的爬虫类分解了,就是敌人找到也无妨,类似的动物互相蚕食多了去,绝想不到是人类所为。

没办法,不吃就等死,再说驸马爷身先士卒带头吃,好在这帮人从习武都是身体强悍之辈,硬生生的扛了下来。

从简单的陷阱设计、密林和夜晚辨别方向、旱地取水法、虎口测距法、根据树影的移动计算时间以及一系列科学的生存法则。等于给大家打开了另一扇未知的窗户。

“千万莫贪吃,每人一块饼,喝几口汤”知远才19岁,年轻人就是领悟力强,深知腹内空空不宜暴食。

拿了块干饼子,刘达君在四周转悠着,终南山沿着山脚共有三座军马场,加上作为皇家园林的禁苑御马场一共四座,这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场上匹马数量根本数不过来。

远处似乎有阵阵杀喊声伴有一股股烟尘,“前面在干什么?什么人?”刘达君随口问跟在自己身边的军官。

“林郎将不知道啊,他们也是羽林军,好像是张右郎将带来的吧,快春禊了也不知道消停”。

右郎将?自己的大舅哥张韶州,倒是很勤勉啊,“好像不少人,军卒都自备有马匹吗?”刘达君自己营地牛马驴不过二三十头,这右郎将和自己平级有两千人,如果人人都备马,岂不是也要两千匹战马。

那军官嘴角露出不经意的浅笑,心说这位驸马爷还是太年少了,做了林郎将连基本常识都不懂,当下好心的边走边耐心的讲解。

唐军的军马主要有四种:产于呼仑贝尔草原的蒙古马(三河马)、西域的哈萨克马、焉耆马、和威尔勒马。哈萨克马就是后来有名的“伊犁马”。

善于养马的突厥人利用各种良马相互杂交,培养出自己的战马--突厥马,这种马一出现就被边军从西受降城用货物交换的方式弄到了长安,突厥马肩高大多在1.4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