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上元节(一)(1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0 字 2021-09-04

 第九十五章上元节(一)

“啪”的一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端的好句,来,长根陪朕干一杯”玄宗也是才华横溢之人,听到好的诗句不觉兴起。

“玉环怎能和她们相比,这干儿子可比胖奴儿有趣的紧,还有这样夸女人的,牡丹花怎会不开放呀”杨玉环听到另三位美女早已作古,这才放下心来,在皇帝面前被称为古往今来四大美女这是何等的骄傲呀,害羞间脸颊更红了,坐在玄宗身边如小母猫一般摩挲着。

“俊生,这是胖奴儿专门为干娘烹制的‘野猪鲊’,和你‘涮羊肉’差不多,很好吃的,赶快尝尝”杨玉环指着佣人才端上来的大浅腰陶瓮说道。

“没想到安将军不光是用兵有方,还会伺弄菜肴,安将军临走时还特地给府上的厨子传授制作之法:两百斤野猪剔骨煮熟,晾干切片,粳米饭相拌,加茱萸食盐调和,入坛泥封置室外暴晒月余,取出蒸熟用姜蒜醋调食,味道还真是巧夺天工,后厨已经泥封了十坛子,桌上是安将军送来的,这野猪鲊配驸马的烈酒却是相得益彰”李林甫一边介绍一边招呼大家动手。

席面上大菜流水般的上来,鹿尾酱、驼蹄羹、海鲵干烩、白沙龙、葫芦鸡、飞鸾烩、羊臂、热洛河、杏酪、羊酪。。。。。。。

富人一餐饭,,穷人吃一年,李林甫事先并不知玄宗今天要在他家吃饭,厨房能在短时间内弄出饭庄酒肆都罕见的美味佳肴,可见平日里的奢华。

可能要陪杨贵妃游玩,几桌人吃饭速度并不慢,最后一道是每桌一大盆“元宵”,在唐朝不叫“元宵”,叫“汤丸”和“粉果”。

“吃了这碗‘汤丸’我们出去看花灯”

“我吃饱了,肚子装不下了”

“上元节哪能不吃汤丸啊,吃了汤丸预示来年平安美满,团圆幸福,吃,这个是带我吃,嗯,再吃,这个是带广宁吃的。。。。。。。还有这个是带中陵养母吃的”万春端着碗一个个的将汤丸塞进少年的嘴里。

刘达君不喜欢甜食,已经酒饱饭足肚滚溜圆,在万春的威逼下还是吃了一碗汤丸,看俩人的模样完全是悍妇严管自家的男人,驸马爷吃瘪,边上玄宗那桌人都哈哈大笑。

想到苗苗岭山寨的人,刘达君立刻起身道:“陛下,我从小无父无母流浪于世,蒙老妇人收养得以苟延残喘,麋鹿尚知反哺之恩,我想年后就把山里的养母和那些乞儿迁到长安来”。

“自古为臣子者忠孝难以两全,富贵不忘落难亲,允了”大唐是提倡孝道的,当着众人的面提出来,玄宗当场允诺。

要知道,在封建农耕社会,除非是战乱,太平盛世你别说搬迁一个小村落,就是五十人以上的流动都要经过户部的严格审核才能放行。

“驸马尽管放心,明日正逢牛仙客庭值,我将三司文书给你带回来,以后多给本相送些高粱酒就成了”李林甫看胖儿子和驸马谈性甚欢,貌似很亲密的样子心里也稍稍宽慰,答应明天上朝代为办理。

“俊生呀,干娘的三个姐姐过几日就搬到南面的宣阳坊居住,以后就是邻居了,记得给她们的府邸也送些酒啊,这酒堪比琼浆玉露叫高粱酒好难听啊,能不能换个好听点的名字呀”人比花俏的杨玉环娇声说道,声音嗲的让男人浑身酥软。

“以后这酒会装在精致的酒瓶中,走出长安,走向全国,名字还是由陛下起吧,陛下最好能亲笔御书,让陛下的墨宝随着酒走向全世界,让所有的五色人等都看到陛下那超凡入圣的文采,感受大唐的天威“高粱酒本就是高端产品,加上皇帝的亲笔御书想不火都难。

听见驸马如此一说,玄宗的眼神一亮,这也是二人共同的秘密,给杨氏三姐妹封了夫人,还在宣阳坊赏赐了三座府邸,既然封了夫人每月脂粉费就少不了,户部尚书牛仙客说国库空虚硬是分文不给,气归气但是毫无办法,户部尚书是大唐的管家,人家那是恪尽职守,行之有章,玄宗心里也恨不得商行尽快开张,弄到钱来弥补宫内的亏空。

沉思良久玄宗开口说道:”大唐美酒多以产地命名,这酒以后定会在流入外邦诸国,毛家村、台家凹,嗯,就叫‘毛台酒’吧,让那些夷人记住朕,记住大唐,记住长安,待回宫后书好着万春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