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张家姐妹(1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0 字 2021-09-04

 这阵子忙着饭店的事儿,乍见到心中的女神刘达君忍不住的小声喊道:“达兰!”。

“没想到名震京城的长根少年就是你啊,姐姐当时就应该想到的,达兰已经该名字叫玛索了,哈哈……长根”美丽妖娆的元瑶脸上散发着无边的春意,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

达兰清澈的褐色大眼睛盯着少年看了几眼,低声的说道:“达兰已经死了,现在我叫玛索,我在‘溦雨’住习惯了,这边清净,嫂子可以住吗?达君弟弟”。

窦嫣然拨弄着火锅的木炭招呼道:“达兰、玛索都一样,都叫嫂子,嫂子你以后就放心的住吧,没人赶你走;达君弟弟,下午我来你家让王妈烧水淋浴,碰上二位姐姐,达兰嫂嫂说想回来住,我做主同意了。喂,雪珊,汤开了,可以放羊肉了,来,都尝尝”。

饭店装修的时候,刘达君对烧一大锅水蹲在木桶里洗浴很反感,冬天水凉的快还不能泡时间长,也不好叫王妈进来添热水,不如淋浴来的便捷,就让木匠做了个深腰的小木桶悬起来,扎几个小孔弄了个简易的淋浴,在饭店后院按了一个给小石头他们用,另一个按在伙房的一隅,烧半锅水兑点凉水这么一冲,几分钟搞掂。被窦嫣然无意中给发现了,深受自小习武又忙碌的窦雪珊喜爱,没事儿趁着没人来冲一把。

妹妹的招呼窦雪珊听而不闻,元瑶一声别有用心的“长根”,暧昧的神情让窦雪珊想到了什么,对呀,那天在西施酒楼喝醉了后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儿,不然早上这,这弟弟咋会赤身**呢,还有一股腥气,当下窦雪珊无心下箸,看看这位又看看那位。郁闷的拿起桌上的石榴酒打开倒上自斟自饮。

奈何老板娘元瑶和刘达君都练就了一副铜皮铁脸,很正常的样子,倒是达兰嫂嫂的头越发的低了。

元瑶和达兰如何不知道窦雪珊的心思,老练的岔开话题说道:“长根才华斐然,读过这首诗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千古名句,刘达君当然熟悉,当下充满敬意的回道:“读过,这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堪称经典之作”。

“算你有眼光,是我爹作的,我爹在世时也是长安诗人中的翘楚,这是我妹妹元灵,比你大,也要叫姐姐”元瑶对着那个陌生的美女莞尔一笑。

张九龄是著名的**家、名相,又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刘达君来长安时间不长,已经见到诸多诗坛猛人,现在听到张九龄的名字一点没有当初的心潮澎湃了,只是奇怪一代名相的女儿怎么会在风月场上抛头露面,还开那种酒楼。

元瑶拿起小酒坛给每人斟满,端起酒杯说道:“这杯酒首先代达兰谢谢窦家妹妹和达君的接纳,姐姐要在除夕前赶回韶州曲江老家,看望娘亲和家人顺便给爹爹扫墓。元灵还是云英之身,对风月场所不适,不想搞酒楼,这几年姐姐也累了,最好在我离开时你们窦家能接手西施酒楼,实在不行就合伙也行,有劳三位多多关照,”。

那妹妹元灵生的也是极其美丽,不过比姐姐少了成熟的风韵多了些青春的气息而已,等大家都干了杯中的酒,再次斟满酒主动起身和各位一一敬过。

西施酒楼在西市的东南角,南面和东面有笔行、鱼行、卜行、饮子药家、席帽行、金银行等,属于十字街口的旺铺。

窦嫣然一直在帮自家的生意忙碌,一眼就看出里面的商机,连忙吩咐王妈去叫窦乂过来。

王妈去了不多时窦乂就拎着一坛《土窟春》和食盒进门了,窦嫣然接过东西拿了把椅子让大忙人坐下。

窦乂端起女儿倒上的酒一饮而尽,咂咂嘴说:“俊生,听店里的姑娘们说万春公主要招你为驸马,说她当大房雪珊做二房,可真有此事”。

“啊,驸马?”。

“什么?公主要招弟弟做驸马?”。

“啊,真的假的,达君弟弟?”。在座几个女人本来还想和窦乂打个招呼,这下都一起长大了嘴巴。只有达兰用褐色的大眼睛紧紧盯着刘达君,想从少年的表情上发现些什么。

“哈哈……怎么了,能被万春公主看上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有什么惊讶的,万春过年也十四岁了,别看年纪不大,眼界高于天,加上皇上的宠爱;真要是如此窦乂我做梦都笑醒了,哈哈……哈哈”窦乂开怀大笑,雪珊要是做了驸马爷的二房那咱窦家也沾了皇亲,在长安算是贵戚了。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来长安被人叫长根少年不说,还莫名其妙的弄出个驸马爷来,刘达君头脑一片混乱,胡言论语的辩解道:“那是李崇虎和安庆绪在浅草厅惹麻烦,公主的权宜之计,不能当真,小女孩才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