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太原城内(1 / 2)

夺唐 逍遥散人2020 0 字 2021-09-04

 太原城原先是晋阳古城,隋朝予以扩建,分为三个相连的城池,到了唐代又于三城之外增筑外城墙,将三城包入其中,称卅城,或府城。这样入唐之后的太原城就成为一座“城套城”的连环城。汾水穿城而过。据《新唐书》记载:北都太原府城南北长6.7公里余,东西广约4.8公里,周长达23公里有余,占地面积达32.16平方公里。墙高十五米,顶宽近六米可跑马(唐朝每步合五尺,每尺合31厘米)。城墙下有八米宽深四米地护城河,眼前的情况确实如此,绝对的震撼。

东西三个城门,中间的是主城门有六米宽,上有箭楼,城墙上巡逻的军士动作整严谨,门口的军卒各个身高体壮铠甲鲜明各司其职,从硬件到软件都是中陵、马邑这些县城无法比拟的,刘达君心里竟生出一丝作为大唐人的自豪感来。

因为是军事重镇又是长安的门户,各种类别的检查分外严格,检查过所的是一个眼神锐利的年轻校尉,身着赭色棉铠甲,腰挂唐军制式横刀,那阵势令人紧张,排队等候时催英的眼神有点慌乱。

大家心里都明白,那过所是傻子伪造的,刘达君在山寨的时候拿着白孝德几人的过所互相对比,很快发现了问题,这些过所不管哪里颁发都是规格统一的,时间、何人、何地、往来哪里,机构名称、官府和颁发人印章。申请人填在相应的空格里盖章了事。

纸张也是统一的,纸张主要供士人使用,唐朝的造纸业已经很发达了,不仅长安、洛阳、益州、扬州、等大城市有造纸作坊,中小城市也有生产,官府用的都是蒲州之百日油薄白纸,细密坚韧耐磨损,催英到中陵县购置纸张、印章和刻刀顺便到乡下里正哪儿问清颁发机构和姓名。

爱好书法纂刻的刘达君花两天功夫弄成的假过所和真的无异,在没有防伪标记的年代刘达君不相信凭肉眼可以判断出来,掏出催挺怀里的过所挤到了前面,不一会儿轮到了,那年轻校尉拿起仔细的看了看,又抬头朝几人脸上扫了一下问道:“到长安作甚?”。

“长安窦家的三小姐经过中陵说招我们几个去做工帮佣,这不,地里才忙清”刘达君眼睛四处张望,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随着校尉大手一挥几人走了老远心情才舒展开来。

主马路有四十米宽,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木质或者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最高的有四层,在太原城中鳞次栉比,那层层叠叠的房屋、宫殿和其它建筑,无不向人们展示富丽、辉煌,及繁荣的景象。

除了李光义余下几人都被大都市的繁荣震惊了,李光义小时候在长安长大,十二岁父亲死了才被哥哥带进军中,他爹李楷洛开元初,拜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人家老母亲还在,还有府邸呢。

晚上找地方安顿好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几人异口同声的说玩一天再走,吃了早饭就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马路为青砖和青石铺盖,路边有排水沟,街道两旁店铺也都开门了,那些冒着蒸汽围着人的是早点摊子。

走到中城的时候,一条清澈的大河宛如碧绿的腰带缓缓的流淌着,汾河------美丽的汾河,黄河最大支流,也是流迳今山西境内的第一大河。今天天气很好,阳光下有不少闲人在河畔走动,令人诧异的是竟然见到几个欧罗巴。

“达君哥,你看那胡姬生的也甚美哩”王有才边说话边悄悄打量着其中的金发碧眼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