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前奏(1 / 2)

 36、前奏

第三十六章

顺治和乌云珠的事情,大家虽然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是私底下已经传了很多流言。贵太妃也知道了。本来博穆果尔成年开府以后,贵太妃就搬出宫和儿子住在一起,听到传言,怒气冲冲的进宫见孝庄,在孝庄面前大发脾气。本来,继承皇位的又不是贵太妃的儿子,她怎么有资格和孝庄叫板呢?但是贵太妃原来是皇太极的麟趾宫大贵妃,仅位于哲哲和海兰珠之下。但是这并不是贵太妃地位尊贵的原因。贵太妃在嫁给皇太极之前,是林丹汗的囊囊,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贵太妃入宫,其实代表着察哈尔蒙古对大清的臣服,如果她丢了面子,受到申饬,直接会引发察哈尔各部不满。

贵太妃的女儿没有按制封为和硕公主而是直接封了固伦公主,和她的养女分别嫁了蒙古两旗的王公为嫡妻,生下世子。更不用说贵太妃的父亲和哥哥先后是阿巴亥部的郡王,和林丹汗所生的儿子掌管蒙四十九旗中的一旗,在朝堂和蒙古举足轻重。正因为这样,贵太妃一直对博穆果尔没能当上皇帝耿耿于怀,即使她都闹到慈宁宫来,孝庄也只能顾虑她身后的势力,温言相劝。

贵太妃恼怒的说:“无风不起浪,总是你的福临做了不恰当的事情,才有人想要把污水泼到我的博穆果尔身上。太后姐姐,你可不能不管这件事。这事情就是先帝和大妃姐姐知道了,也只会说是福临的不是。”孝庄软语道:“妹妹莫要着急,这流言从来说的都是没有依据的事情,是有小人造谣污蔑。要我看,不是福临,就是博穆果尔得罪了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败坏皇家声誉。说不定是躲在南边的蛮子小朝廷干的呢。妹妹放心,我难道不疼博穆果尔?为了他和福临两个,这件事我也管定了。”贵太妃这才不说什么,转去永和宫看侄女端顺妃和表嫂的娘家外甥女景阳宫恭靖妃。

这边孝庄把顺治找去,要他别再和乌云珠见面。贵太妃得知流言,自然不会给乌云珠好脸色看,很是找了她的麻烦。顺治觉得是自己和皇额娘赌气,连累了乌云珠,越发觉得愧疚。这会见孝庄旧事重提,顿时不悦道:“本来就是博穆果尔配不上乌云珠。”孝庄急忙喝道:“那你也不能对自己的弟媳起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顺治失望极了,索性就坐实了孝庄的话,勃然大怒道:“朕和乌云珠情投意合,就是想要她入宫,博穆果尔总不能为了一个女人和自己的哥哥翻脸。朕自然再赐给他一个更好的福晋。索性朕把出身尊贵的吉日格勒赐给他做妻子如何!”

孝庄气的不行,失了一贯的从容,厉声咒骂道:“我就看那乌云珠一副狐媚子相,果然是南蛮子女人才能养的出来的下贱胚子!建州就是有兄死弟娶其妇的习俗,也没有丈夫还在就和别人勾勾搭搭的。咱们虽然没有浸猪笼的规矩,但也有的是方法惩罚她。长生天也不会饶了这样的**!”顺治起身摔门而去。想到乌云珠的丫鬟在自己面前哭诉,乌云珠的日子很艰难,快要过不下去了,求自己救救她,于是把博穆果尔宣进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博穆果尔被顺治训斥,心中沮丧,绕道去御花园,准备在那里等贵太妃一起出宫回府。却听到假山另一边又几个小宫女在那里说笑。一个道:“话说那襄郡王也真是可怜,生生被自己的哥哥带了绿帽子。”另一个附和道:“我有个同乡,上次皇上单招襄郡王福晋入宫,就是她在附近服侍。据说两个人关起门单独留在屋里,好长时间皇上才出来,襄郡王福晋送皇上出门,二人都是衣衫不整。襄郡王福晋满面红晕,发髻凌乱,过后还要了水。只怕这么长时间,该做的也都做过了吧。”另一个声音年岁稍大,像是个嬷嬷,道:“你们小丫头不知人事,那里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那襄郡王福晋,本来就不是处子了,就是被皇上宠幸了,只要不被人拿在床上,过后又有什么证据呢!这男人啊,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皇上气血旺盛,和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待了那么久,哪会什么都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