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鱼胶(二)(1 / 2)

 老人的话,李孟羲听明白了,而且听的很明白。</p>

做弓箭用的鱼胶,是用鱼鳔熬的,而且只用鱼鳔就能熬。</p>

原来竟如此简单。</p>

难怪,有人说,技术其实就是一张纸,一捅就破。</p>

事情完美解决了,胶马上就能有,只要今日扎营,渔队能再去捕到鱼,把鱼开膛破肚之后,把鱼鳔收集起来,熬一会儿,今天就能熬好鱼胶,并且有了鱼胶,再用麻线啥的,把鱼鹰舟的缝隙填上,再用鱼胶填充。</p>

虽说,少了漆,工艺流程不算严谨,但毕竟,能让船不渗水了不是。</p>

问题解决,李孟羲心情大好。</p>

和刘备闲谈片刻,刘备说,游骑商队买回了半车麦秸,也不算买的,麦秸不值钱,人家半买半送的。</p>

刘备问,这麦秸,是还是编草鞋好,亦或是做蓑衣,或者草帽。</p>

李孟羲挠头,想起来了,古代防雨的用具,就是用麦秸或者芦苇叶子,或者树皮之类的材料做的蓑衣。</p>

李孟羲问,“编蓑衣好编吗?军中能找够编蓑衣的手艺人吗?草帽好编吗?”李孟羲疑惑蓑衣和草帽这两件东西的技术难度。</p>

草鞋也就罢了,不管怎么看,草鞋都是技术含量很低的玩意儿。</p>

而蓑衣,尤其是草帽,技术难度比草鞋高多了。</p>

李孟羲因为不清楚技术,所以有此一问。</p>

李孟羲问完,看到刘备在笑。</p>

李孟羲奇怪。</p>

“孟羲,蓑衣草帽两物,不用问别人,某就会做。且,某手艺极佳。”刘备摸着颌下短须,不无自豪的说着。</p>

见刘备笑,李孟羲也笑了。</p>

后世之人,说刘玄德是织履贩席之辈,刘备草鞋编的极好,席子也能编的极好。</p>

原来,刘备还会编草帽的,李孟羲觉得很厉害。</p>

事毕,李孟羲和刘备告别,赶紧回去了。</p>

车上剪子啥的,怕弟弟万一不小心伤到了自己可咋办呢。</p>

李孟羲回到车驾旁,弟弟正眼巴眼望的等着。</p>

见李孟羲空手回来,“哥哥,鸭鸭</p>

呢?”弟弟不见鸭子,有些失望的问。</p>

“给鸭鸭做笼子去了,待黑就能做好,做好就能就把鸭鸭养起来了。”李孟羲跳上车,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说着。</p>

弟弟的头发很扎手,太久没洗的缘故,李孟羲几日前洗头发的时候,也想过给弟弟把头发顺便也洗了,可是怕万一感冒了咋办,此时就作罢了。</p>

“哥哥,你说做笼子,是什么笼子吗?”弟弟对笼子没什么概念,瞪着大眼睛疑惑的问。</p>

“嗯……等做好你就知道了。”李孟羲随意回答了弟弟一番。</p>

编甲工作继续。</p>

说起来,按弟弟身体高低做的扎甲,从一开始到现在,已经编了一俩月了,一俩月甲都没有编好。</p>

是因为事情太多了,很多事情都比编甲重要的多,因此,铠甲的编制工作就被放在一边了。</p>

再接着因为把剪刀借了出去,借给柳氏去缝军旗之类的东西用了。</p>

至此,李孟羲彻底就把编甲的工作给耽搁了。</p>

直到,游骑商队组建,能买到各类物品,买到了剪刀,有了剪刀,李孟羲才把耽搁许久的编甲工作再捡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