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原来还是外交(2 / 2)

刘备说这一通交涉的方法,李孟羲认为很好了,面面俱到的。</p>

就按这个就行了。</p>

所剩的问题,好像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懂礼数,善言谈,并且面目和善,能让人信服的人去哪里找。</p>

李孟羲到此时,才突然意识到。</p>

本以为,让游骑离队四处采买,是一件商业行为。</p>

没想到,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更是外交行为。</p>

本来,李孟羲本来搜罗些干过小商小贩的通晓物价的人才,好在交易的时候更专业一点。</p>

现在跟刘备这么一交流,李孟羲突然就发现,外交人才好像比单纯的商业人才,现下更有用。</p>

你想啊,遇到路人,总得跟人家交涉好,才能接下来的交易不是。</p>

若交涉不好,人家不愿带你去,无法促成交易,准备再多的小商贩也不行了。</p>

想及前世,难怪,好多公司,销售人员拿的钱比研发人员多多了。</p>

毕竟,东西做的再好,没办法打开销路,是断然不行的。</p>

外交一词,用于游骑商队,恰如其分。</p>

若是日后,军队规模大了。</p>

出发时,若是粮草啥的带</p>

的不够,大军跨州越境,人生地不熟的,有时会需要向当地势力买粮食啥的。</p>

</p>

要是没有优秀的外交人才,派一个愣头青去买粮食,人家要是不卖,或者态度恶劣了一点,愣头青跟人家起了冲突。</p>

买不到粮食倒也罢了,万一,脑子一热,跟人家起了冲突。</p>

然后,几个士兵的殴斗,本地势力气不过,带兵来攻打我军,如此,一战下来,我军就算能赢,也势必势必死伤众多。</p>

这种事端,极有可能发生,而不是危言耸听。</p>

特别,要是负责买粮的是张飞张三将军,张飞带着几车财货,跑了好远,天热的不行,心情也烦躁的不行,到了城下,说要买粮。</p>

恰逢守城的是个混人,见城下一黑厮说买粮,这黑厮打扰了弟兄几个吃酒,这混人也喝了几两酒,胆气上涌,指着城下黑厮就骂,“哪里来的饿狗!我几时要卖粮于你!”</p>

以张飞张三爷的暴脾气,被这么一骂,还忍得了?</p>

然后,哪怕仅带着几十个押运钱财的士兵,他都敢攻城。</p>

不管冲突为何而起,一旦战端开启,就不受控制。</p>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p>

而我军初衷只是为了买粮,粮没买到,还打了一仗,无论胜负,都得不偿失。</p>

让张飞去干外交,会是灾难。</p>

而此事,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p>

买粮队到了城下,向城头说,我军要买粮。</p>

然后,守城的混人,因为打扰了其吃酒,趁着酒劲,对城下我军将领破口大骂。</p>

此时,负责交涉的人,应该面色如常,根本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管他怎么骂,就当没听见。</p>

不管被怎么骂,我军头目依然礼数周全,朝城头上喊,劳烦通秉上官,帮忙问下,是否可卖给我军粮食。</p>

然后,后续发展可能是这样。</p>

城头混账依然在破口大骂,过了一会儿,有高级将领闻声过来巡视,听到有人叫骂,便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p>

过去一看,自己的人对人家破口大骂,人家不仅不在意,不仅没有回骂,反而礼数周到。</p>

高级将领一看,忙去回禀上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