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即公道(1 / 2)

 刘备问,之前定下的军规,是否过于苛责,是否能改。</p>

李孟羲不由皱起眉头。</p>

涉及到的军规是,每架牲口车的拉车牲口归车夫喂养,谁的牲口要是死了,抽二十鞭子,逐去民夫营,从此不用。</p>

二十鞭子的刑罚,不轻不重。</p>

更重的处罚其实是粮食配额,战兵营和辎重队口粮是民夫营的两倍之多。</p>

战兵们能吃个八九分饱,民夫们天天只能吃个半饱。</p>

被逐出辎重营,意味着本来能吃饱饭,日后只能吃半饱了。</p>

当时为何要定下这一条军规呢,当时出现的情况是,有个车夫把本来该喂给牲口的麸子给贪了,偷偷做了一大包麸饼自己吃。</p>

然后,因为车夫把牲口的口粮贪了,就没有喂牲口,拉车的老黄牛饿了很多天,饿的瘫倒在地,事情才暴露。</p>

牲口有人力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辆牲口车,都拉着满车的重物,甚至可以说,现下军中,牲口的命比人命还重要。</p>

因此,当时事情发生之后,为了避免再有人贪墨牲口麸料,或者偷懒不好好喂的情况,为了保护牲口,就定下了这条军规。</p>

谁的牲口要是死了,就军法从事。</p>

于是,车夫怕被处罚,就被约束着好好喂牲口了。</p>

李孟羲想通了当时立下此条军规的初衷了,并且想好了该如何解去刘备的困惑。</p>

李孟羲于是清了清嗓子,问到,“敢问玄德公,为何牲口于雨中暴毙?”</p>

“或因雨水寒凉所至。”</p>

“嗯,”李孟羲点了点头,“那为何一夜寒雨,为何只有这两头牲口暴毙,余者无事?”</p>

刘备迟疑,目露思索,“是因这两头牲口,年老体弱?”</p>

“嗯,或有可能。那我要说,是车夫平日喂养不周,以致牲口体弱,因此暴毙于寒雨之中,玄德公以为如何?”李孟羲又问。</p>

“这……”刘备抬头,目视李孟羲,“孟羲怎知,是牲口照料不严而致暴毙,而非年老体弱暴毙?”刘备反</p>

问。</p>

李孟羲笑着摇了摇头,“玄德公又怎知,牲口不是疏于照料而至暴毙?</p>

或有照料不足的缘故,也或有牲口本就年老有病的缘故,其中究竟如何,即有军规在前,可按军规行事。</p>

且问玄德公,如你所言,废除军法,若有牲口暴毙,不究其责。倘若,牲口当真是因为有人照料不周而暴毙,不究其责,又是否妥当?”</p>

李孟羲一席话,引人深思。</p>

末了,李孟羲又说到,“即有军法,按法行事,便是公正,便是公道。</p>

法者,究其迹,而不问本心。”</p>

法究其迹,而不问本心。此语一语中的。</p>

刘备关羽二人细细品味良久。</p>

末了,刘备眉头舒展,轻叹一口气,“听孟羲一席话,茅塞顿开也。今方知,依法行事,方为公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