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烹饪(2 / 2)

铁锅炒菜的色香味等各个方面,都完爆一锅乱炖的炖菜。</p>

只要把铁锅弄出来,区区庖厨之术,足可远超同代水平。</p>

历史上铁锅是到宋朝才普及,李孟羲猜测是因为锻造和冶铁技术进步的原因。</p>

而到底相比汉代,宋代的冶铁和锻造技术哪里进步了才因此有了铁锅普及的物质基础,这李孟羲就不知道了。</p>

日后有空,看想办法能不能把铁锅整出来。</p>

做出可口的菜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铁锅做饭极其快捷方便,放在汉代,说是半个神器也差不多了。</p>

李孟羲至今还记得初中上学的时候,学校的食堂做饭是用贼大的能放头猪的大锅,炒菜用的铲子,是用铁锹直接炒的,菜论筐倒,油论桶倒,盐论袋撒,然后三二十个厨师,拎着铁锹做猪食一样,拿铁锹在锅里一阵乱翻。</p>

好了,一个学校两三千人的饭,被三二十个厨师就给搞定了。</p>

现在义军之中,万余人,每天</p>

负责做饭的人是多少呢,按十人一什有一个伙夫算,做饭的人手足有千余人。</p>

而要是有了大锅,为万余人做饭,只需要五十个伙夫。</p>

如此,节省了千余人的人力。</p>

这节省下来的人力,不管是分出去巡逻,还是出去拾柴,还是干别的东西,千余人力能干的事,颇为可观。</p>

哪怕是在战阵之上呢,千余空闲人力,亦不可小觑。</p>

既然提到了庖厨之术,李孟羲好奇的问,“关将军,你可知酱油?”</p>

“额,”关羽愣了下,手中的柴停在半途,“酱啊,有啊。”</p>

李孟羲说的是酱油,关羽回答的是酱,这让李孟羲疑惑了,酱油和酱是不是一个东西来的?</p>

酱油李孟羲不知道怎么做的,酱小时候在外婆家好像看见过怎么做的。</p>

做酱的时候是先用一些没有加酵的生面团子加盐等东西放在酱缸里,然后放在太阳下晒,等一段时间之后,生面团子开始长出一些食用霉,继续晒,最终,生面团就变成了一堆很稀看起来有点恶心的东西。</p>

面酱用来烧肉之用,做出来的肉很好吃。</p>

而酱油,是用大豆发酵做成的。</p>

从关羽的回答中,李孟羲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他于是就不清楚汉代有没有成熟的酿造大豆酱油的技术。</p>

李孟羲再问,“那关将军,我大汉可有酿醋之术?”</p>

关羽笑了,“你这问的,我大汉如何没有酿醋之法?”</p>

有酱油,有醋,还有盐,糖麦芽糖也有,即,糖饴。</p>

那么,糖醋鱼用麦芽糖,面,还有醋,应该也能做出来。</p>

糖醋鱼,一想到味道,李孟羲流口水了。</p>

又很不巧的,流口水又被弟弟看到了。</p>

“哥哥你是不是可想吃鱼了?”弟弟走到李孟羲面前,瞪着大眼睛看着李孟羲。</p>

“没有。”李孟羲面无表情的用袖子擦着嘴角的口水。</p>

“你就是可想吃鱼了,哥哥你都流口水了。”弟弟天真的说到。</p>

关羽闻言哈哈大笑,李孟羲一脸黑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