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雨停(1 / 2)

 清晨的军营混乱不堪,民夫们趟着烂泥到在收拾昨夜留在外面未来得及捡走的东西。</p>

义军物资贫少,也没多少东西可捡,煮饭的瓦翁灌满了雨水,把雨水倒掉,还有被雨浇灭的篝火堆中的一些还能用的木头,捡出来还能烧。</p>

刘备和关羽二人出帐开始各处奔走指挥着人开始清理大营,昨夜挤在帐中的民夫们也都出账忙碌了,李孟羲刚迈出帐门一步,眼见满地的烂泥,他顿时有种无从下脚的感觉。</p>

低头看了一眼脸上沾满泥的破草鞋,这鞋要是踩在泥巴上,走两步鞋就被吸在泥里了,鞋就得掉。</p>

想到关羽部八百战兵,好多人还是穿草鞋的,这要是雨天奔袭,按古代的路况,路上都是烂泥,穿着鞋奔袭还不如赤脚呢,鞋上粘的泥有好几两重,跑起来太累人。</p>

能防水防泥的雨鞋,古代可能没有。</p>

前世的长腰橡胶胶鞋,能很好的防泥防水,就是不知道,穿着胶鞋长途奔袭跟赤脚奔袭,哪个更节省体力,哪个速度能更快。</p>

应该是赤脚跑着更块,李孟羲做出如此结论的依据是,相比胶鞋,人脚和泥浆的接触表面积比较小,脚上沾泥,携带的污泥的重量就比较小,跑起来更省力。</p>

而胶鞋表面积比脚掌大的多了,沾上了泥,泥的死重就更多,再加上胶鞋的重量,就更沉了。</p>

再加上,赤脚的时候,动作直接作用于脚掌,跑动时,会把脚上沾着的泥给甩掉的。</p>

而胶鞋形变量太小,因此沾着的泥不容易甩掉。</p>

跑步的时候,脚部的负重跟身体的负重不是一回事。</p>

肩膀上背负重物奔跑,再加加个三五斤重量,整体几乎没感觉。</p>

而要是做一双好几斤重的鞋子穿在脚上,跑一会儿脚就累了。</p>

毕竟扛在肩膀上的力量,是全身分担,而鞋子的重量抑或泥浆的重量,全部是由脚部承担的。</p>

在人体的主要活动部分,脚掌和脚腕的力量,并不突出。</p>

早晨的太阳缓缓升起了,驱散了一夜的寒凉,有了阳光,使</p>

人心情也好了很多。</p>

身后有响动,李孟羲回头一看,弟弟醒了。</p>

弟弟醒来,找不到衣服,正茫然的这里瞅瞅,那里瞅瞅,“砖头,你再睡会儿,我去给你拿衣裳。”李孟羲说着。</p>

昨夜,弟弟摔了一跤,昨天的那身衣服满是泥巴,穿不成了。</p>

李孟羲和弟弟不缺衣物,两人都好几身厚实的衣服,衣服虽然都不甚合身,但是比普通的孩子好上太多了。</p>

李孟羲踩着泥从中军往辎重后队赶,他走的很小心,生怕再摔倒,那就丢人了。</p>

昨晚摔跟头没多少人看见,现在再是摔一跤,四周忙碌的民夫们岂不全都会看见。</p>

李孟羲回到辎重营自己的板车上,看到装衣服的包袱什么的被放在车栏上,想来是因为车板上被雨淋湿了,还没干,因此老铁才把把包袱没放进车里的。</p>

从包袱里翻出弟弟的衣服,再走回中军大营,让弟弟把衣服穿好准备起床吃饭了。</p>

今早开饭势必很晚,因为好多火种灭了,生火的干柴和木头也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