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简书(1 / 2)

 全军靠右走,此举何意,关羽茫然。</p>

李孟羲和刘备便认真给关羽东西这个规定的好处在哪。</p>

大致来讲,若能让全军习惯往右走,可让调度程序简单了一半之多。</p>

好一会儿,关羽缓缓点头,一双丹凤目中,精芒一闪。</p>

此令虽然简单,但效用强大,不输于任何奇谋诡计。</p>

还有士兵体力问题,若是守城战,该如何安排人员轮换频次。</p>

关羽沉吟,“此还需依战况急缓,兵员精劣,然后分做计较。”</p>

关羽所想的,李孟羲也正是如此想的。</p>

“还有一事,甚为关键。”李孟羲眉头紧皱。</p>

“何事(何事)?”刘备关羽忙异口同声的问。</p>

“关将军,你还记得,那日晨间,于河畔练兵,当时你我研讨阵略之所得为何?”</p>

李孟羲问,关羽抬头望天陷入沉思。</p>

“有……锥阵破阵之究竟,锥阵与长蛇阵破阵优劣。</p>

还有地趟刀破阵,盾兵冲阵之法,重车冲阵之法,还有……”</p>

关羽想了半天,才终于想起,还有一个士兵抱着大竹冲阵,这一个稍有作用的战法。</p>

李孟羲不由摇头,“还有,可使方阵为变阵之中间阵,这一点将军好像忘了。”</p>

李孟羲一提醒,关羽一拍大腿,他大腿一动,座下之马就要跑,关羽拽着缰绳,安抚着马匹。</p>

“真是,孟羲若不提醒,某还真忘了。”关羽因差点忘了此事而懊恼。</p>

不说关羽了,李孟羲也发现,只隔了一日,再回想攻城守城之法,回忆起来已经有难度了。</p>

正应了那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p>

前边学着,后边忘了,可咋整。</p>

“我家老师跟我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等日日练兵夜夜读兵书以求精进,可使每日所得记录在册,不时温习,不使或忘。关将军,可有纸笔?”李孟羲问。</p>

“纸张无有,有简。孟羲,去你身后,拿一青布包裹。”关羽向车后指着。</p>

李孟羲还未回头,砖头就打着滚滚过去了。</p>

“是债个吗?”砖头指着一个蓝布包裹,睁着大眼睛,萌哒哒的问。</p>

关羽他们很喜欢砖头,关羽笑了,“左边那个。”</p>

“债个?”</p>

“再左,好,对,拿给你哥哥。”李孟羲接过青布包裹,就要拆,然后想到了什么,赶忙停手,把包裹递给了关羽。</p>

刘备看着目露赞许。</p>

刚若是李孟羲不经允许就拆别个包裹,很失礼,少不得要再批评李孟羲两句。</p>

好在,李孟羲知道不妥,半途住手了。</p>

关羽探身接过青布包裹,解开</p>

之后,从一包裹的衣服之中,翻出了一卷用细麻绳缠好的竹简。</p>

“孟羲,接着。”关羽把竹简抛给了李孟羲,“竹简全新,未刻一字,给你了,留着写兵法吧。”</p>

关羽让李孟羲写兵法,说的很理所当然,要是让不知情的外人听见,还以为关羽是说胡话呢。</p>

李孟羲双手接过竹简,竹简有比筷子笼还粗,比碗口略细,从外观看,一根根竹简杀过青了,竹片的颜色是黄褐色的。</p>

竹简长三十多公分,每片竹简,宽二指,薄厚如竹席,微有弧度。</p>

李孟羲拿到竹简,高兴的把玩了两下,抬头看了一眼关羽,迫不及待的把麻绳解开,摊开了竹简。</p>

竹简哗啦一声卷开,图穷匕见。</p>

一把小小的精致刻刀出现在竹简中。</p>

李孟羲拿起一字刻刀,好奇的打量着。</p>

“孟羲,你会写字的吧?”关羽微笑着问。</p>

“会啊。”李孟羲想都不想的回答。</p>

不会写字,上那么多学是白上了吗。</p>

关羽点了点头,“某练兵去了,告辞。驾!”</p>

关羽为了早日练出精兵,一刻不愿耽搁。</p>

“孟羲,我去中军照应,后军辎重队自有人管,若有事,让骑兵告知于我。”刘备走前交待。</p>

“好。”李孟羲点头称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