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是河东故人(2 / 2)

刘备有识人之明,慧眼如炬,自然看出少年的与众不同之处。</p>

刘备军一战缴获颇丰,还有数千俘虏。</p>

兵力有所损耗的情况下,刘备军开始从俘虏中挑选兵员。</p>

在俘虏中挑选出了两百多名精壮后,义军的数量已逼近八百之数。</p>

李孟羲也是在这之后再次见到了关云长。</p>

上次只是匆匆一睹,这次再次见到,李孟羲细细打量着跪立于草席之上手持竹简正襟危坐如同雕像一般的关云长。</p>

果然如同传说的那样,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恍若神人,不怒而自威。</p>

当李孟羲打量着传说中的后世的华夏武圣之时,关羽也打量着衣衫褴褛的少年。</p>

腿上有伤的少年手拄着木棍站立着,站的笔直,自有一</p>

股与其他黄巾俘虏颓然所不同的昂扬气质。</p>

尤其是那双眼睛,丝毫不低眉顺眼,不卑不亢的气势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p>

在少年身旁,一个更小的娃娃,怯生生的藏在少年背后。</p>

关羽暗暗称奇。</p>

“昨日未及问询,小兄弟,你可是河东解良人?”关羽捻着一缕长须,目光停在少年脸上。</p>

不怪关羽如此询问。</p>

此时的关云长名声未显,默默无名。突然有一个陌生少年一下就叫出关云长之名,不是曾经解良的故人,又有谁会识得关羽?</p>

只是关羽却看少年十分眼生。</p>

河东解良?</p>

闻言,李孟羲微愣。</p>

随后他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关羽是河东解良人士,因为在家乡杀人之后,不得已逃亡到涿郡,以贩卖绿豆为生,恰值黄巾起义,结识了汉室后裔刘玄德和本地豪强张翼德,三人桃园结义,发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自起义兵征讨黄巾。</p>

“我……额,吾……奥,某!某非是河东解良人。”李孟羲微微有些语滞,他一连换了好几个自称,自认为换的很符合这个时代的说话方式。</p>

不是家乡故人,关羽失望,不知想起了什么,关羽有些走神了。</p>

李孟羲很识趣的不去打扰关云长,一边静静的呆着。</p>

片刻后,关羽回过了神来。</p>

想及昨日,大哥说这少年似有不凡之处,关羽便有心一试。</p>

“看你谈吐似是不凡,可读过书?”关羽又问。</p>

“读过!”李孟羲肯定的回答。他很有自信,相比这个时代可怜的识字率,和遍地的文盲,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洗礼的自己很有优势。</p>

“读过何书?”关羽竟然又问。</p>

这一问,却把李孟羲问住了。</p>

他不能说学过数学,也不能说学过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等东西,得说这个时代有的东西,而且不能是只言片语的文言文,而且要能背下来才行。</p>

“我……我……”李孟羲一时慌乱了。</p>

见少年此状,关羽有些失望,微微皱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