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
树丫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晚云飘过之后,枝头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冬夜。
再有十来天就除夕了,姐妹们围坐在大小姐屋里的软榻上。丫头们将年糕、糍粑、汤圆、荷包蛋、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一一放在南榆木制的矮几上,南榆木又叫榉木,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层如山恋重叠,称之为“宝塔纹”。
怜木抱着十一小姐叶怜菲,笑眯眯地一边逗弄着她,又一边喂着点心,给她讲着除夕的由来。
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
因其身体庞大,每到腊月底,缺少食物后,它就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后来,人们发现,往火里扔竹节,可以赶跑“夕”!因为刚砍伐不久的竹节湿湿的,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夕”听到这响声就会掉头鼠窜,从此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
这便是除“夕”的故事。
其他姐妹们也在一旁喜滋滋地轻声交谈着,享受一年中最是欢庆的时刻。
小家伙虽然没有听懂故事,但是穿着新衣带着新帽,便流口水乐呵呵地望着大家傻笑。
从"腊八"吃"腊八粥"开始,之后是“打鬼”,腊月二十三则要祭拜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来年的衣食温饱。这期间,叶府每个院子都要掸扬尘、洗被褥扫除污秽。
腊月三十日这天,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放鞭炮,除夕守岁。
这天的晚宴也是最为丰盛,还很重视“口彩”。
要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还有金鱼要叫“年年有余!而且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
在盛京过年,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也是敞开着玩,什么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那可是样样都来了一遍。
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送礼,之后又是走亲戚,招待上门拜访的客人。
就这样热热闹闹的迎来了元宵节。
大家自个儿讨个趣儿,设计了灯笼,又差人做好,然后一家人又是欢欢喜喜地猜灯谜。
大姐儿真是这方面的天才,没有谁能难得了她。二太太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二老爷也赞赏几句,笑眯了眼。
最近他真是春风得意,上司过年前就暗示他,这次述职得了贵人赏识,有望留京做官。要知道京城的从四品可比地方官员的正四品还要体面几分,要是能顺利留京,就是长房的大老爷以后在他面前说话也都要留几分薄面了。
然后便又依依不舍地收了窗纸、彩旗、红灯笼,算是顺利过完了年。
接下来,最令大家担心的便是二少爷的考试。
二太太心中喜忧参半,既希望他得了上面贵人的赏识,这样就能给大小姐牵上线;又不乐意瑜哥儿太有出息,以后碍了眼骅哥儿的眼。
怜云便又私下里劝慰:“二少爷有了地位,以后骅哥儿入仕岂不是也有了帮村?只要现在多给他恩典,瑜哥儿也是个念旧的主儿。”
二太太一听,觉得很是在理。这才赶紧去参拜白云观内的文昌帝君庙,又赶紧给老太太送信。
老太太这便亲自去祠堂里祭拜了祖先,祈求保佑,希望瑜哥儿能够沾沾他们的福气。
每逢国子监特别考试前夕,盛京所设的会馆内都会迎来人数众多的考生。因为在会馆住宿是免费的,所以很受一些家境较为贫寒的学生欢迎。
不过人多地少,九平方米的小屋内往往会挤住着四五个人。盘缠充足的考生来到京城后大多是选择客店落脚。
所以,最近有好些个客店,都取了一个响亮、吉祥的名号,如“连升店”、“状元店”、“及第店”等等!
怜木这两天也不敢去打扰瑜哥儿,他现在的可真真是个易碎的宝贝。
但是她听了外面的盛况,也觉得新鲜有趣,便试着自己做了“太阳糕”,又熬了“状元粥”给哥哥送去,也算为他讨个好彩头。
考试当天,二老爷亲自送了瑜哥儿进入考场。
却在入场时碰见了苏辰辉的贴身小厮正在张望,见着瑜哥儿,就一阵欢喜地跑了过来。恭谨地将手中的包裹双手奉上递给瑜哥儿,然后说了几句祝他高中的吉祥话之后就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