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一笑了之(1 / 2)

浦江东 大地风车 0 字 2021-10-18

 当然了,作为一种重要的科研学术的交流方式,王建东在这次桥梁大会上的收获当然远远不只仅止于此。</p>

除开了解到了领域内的前沿研究动态、分享到了大师们的研究成果,启发了自己科研思路,开拓了眼界,------,等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体会之外,王建东觉还得,在这次参加学术会议过程中,听别人报告、看别人成果,更是一次提高鉴赏能力,重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过程。</p>

毕竟来说,这是王建东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如果用大开眼界、大有所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p>

再讲一则王建东在这次大会上亲身经历过的一次比较糟糕的Q&amp;A的故事。</p>

中间有一次会议上,一个国外的博士生做了一个蛮不错的presentation,幻灯片做的很炫酷,过程讲得很流畅,研究问题也很有趣。</p>

总体而言,王建东一直都觉得这位博士在Q&amp;A环节之前的presentation都是相当成功的。</p>

然而到问答环节,却开始出现状况了。</p>

先是有一个在场的教授发言,给这位博士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大体意思就是说他分析的方法还不够完备,可以进一步尝试使用另一个方法,甚至还具体指出了如何使用另一个方法的这样一个建议。</p>

到这里,应该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Q&amp;A的交流。</p>

按照王建东的理解,不要说博士生,即使再厉害的专家学者也不可能做出百分百完美的研究,总是可以有提高和改进空间的。况且,演讲者来present的一大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反馈和建议。</p>

所以讲,有专家学者在这个环节提出来的一些有益的建议,其实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又有什么不妥的呢?</p>

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形却还是发生了。</p>

这位博士生,在听完了那位教授的建议之后,却并没有任何接受的态度,哪怕只是言语上的一句简单的“谢谢”都没有。</p>

不仅如此,他还一再强调说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方法就已经完备了。</p>

按理说,这位博士这么讲,也还不至于有什么特别不恰当,只要他能说得出来让人信服的理由。</p>

但是,----。</p>

但是,最关键的是,他却并没有同时说清楚为什么自己的方法就是已经完备了,而仅仅只是嘴上反复不停的说他觉得这个方法是完全可以和正确的。</p>

见博士这样,那个提问的教授一开始大概还以为他并没有没听懂自己的话,于是就进一步指出他的那个方法哪些地方是有漏洞的。</p>

这位可怜的博士听了之后依然不停辩解说我觉得这个方法就是好,就是正确。不过仍然说不出来到底好在哪里,正确在哪里的正当理由。</p>

这一下,事情突然间就搞大了。</p>

接着就有好几个在场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p>

这个说他这个问题就是是需要改进的;那个说除此之外,他还需要改进其他几个方面,;还有人说他的这个方法为什么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必须要重视--------,</p>

会场一下子变得有些不可控制。</p>

可怜的博士生面对所有问题,从头到尾都做出了defensive的姿态,虽然没有很失态地反驳,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接受几位发言者的建议,也没有解释自己的方法为什么就是站得住脚的。</p>

会议场面一度颇为尴尬,然后,------,然后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这一场的presentation。</p>

王建东全程参与了这一次的讲座。</p>

他也在底下一边尴尬症发作,一边暗暗地琢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p>

明明这可以是一个原本很好的presentation啊,可最后为什么闹成了这样的结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