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原因在哪里?(2 / 2)

浦江东 大地风车 0 字 2021-09-05

老陈感慨道:“照现在这样拆迁的速度下去,要不了一两年的功夫这些地方估计叫全部拆光,我们这些老家伙也就要在这里彻底消失了。</p>

王建东知道,老陈他们在这里摆摊理发,实际上更多的则是想留住一份记忆和念想。赚不赚钱,可能早已经退而求其次了。</p>

“哪怕自己不愿意,也没有我们的用武之地了的啊。”</p>

老陈用手指指四周,一再感慨:“你看看,都拆迁到眼跟前了。不过,做一天就算一天吧?自己年纪也大了,感觉腿脚也没有以前那样灵活了的。”</p>

王建东不响。</p>

事实上,老陈说的都是大实话。</p>

举目四望,到处都是已经在拆迁,或者是等待着拆迁的老房旧舍。陆家嘴这一带拆迁的情形和速度在眼前就满目可见,甚至都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p>

有些已经拆迁完毕,有些正在拆迁,有些正等待拆迁。明显可以看出来户主都已经搬走,连窗户门框都已经卸掉,只剩下一张张张开的大嘴,满是窟窿的一幢幢楼房。</p>

告辞出来,王建东后继续往前走。</p>

不远处的陆家嘴路上,尘土飞扬,满载各种货物的大卡车呼啸而来,呼啸而去。</p>

已然完全没有了王建东小时候中记忆中陆家嘴安安静静的模样。</p>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片繁忙的建筑工地,还有越来越多的带着黄色安全帽的建筑工人,以及讲着全国各地不同方言的外地人。</p>

不过,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街道两边的小饭馆,特别是那种最原始,最简陋的小饭馆入雨后春笋般明显增加。这时候尽管不是就餐的时间,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人在就餐。</p>

王建浦知道,这些小饭店小餐馆有很多其实都是在工地那些人的家属办起来的。很多的时候,这些饭店服务的对象也是那些在工地的建筑工人。</p>

事实上,这样类似的小饭店,在自己工作的浦徐大桥建筑工地附近也有不少。随着大桥的建设开始进入佳境,工人也随之增多,超过千数。自然就有了与这样小饭店类似的需求。</p>

这些饭店价格很便宜,可能都让人根本想象不到。</p>

可就是在这样的价格下,人家也在坚持,甚至还顾客盈门。</p>

这就给了王建东不止一次的启示,为什这么简陋的饭店都能获得好好地生存和发展,而谢路得的那个饭店,却落得那样的凄凄惨惨。</p>

并且,谢路得他本身,还真的讲是正规科班出身的呢?</p>

原因在哪里?</p>

王建东总觉得,这一些现象确实值得自己,特别是谢路得去好好研究和学习的。他认为既然都是饭店,总归其中会有某些相通之处的。</p>

正想着这些,突然间腰上别着的传呼机传来“滴--滴--”两声提示音,原来是和谢路得约定的时间快到,寻呼机上设置的定时功能发挥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