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建功德牌坊,增尉氏荣耀(2 / 2)

遗孀 韩咏明 3944 字 2019-10-15

再据尉氏知县马俊生禀:该县一品命妇刘马氏。以邑中女学堂尚属阙如。愿将西门内管业房屋一所改建初等小学堂。额定学生五十名。延聘女教员三人。四年毕业。于本年二月间开学。一切遵照定章办理。共计开办费合银五千两。每岁额支需银二千五百两。计四年已需几万两。均经筹备。另储禀请立案等情。经臣饬由提学使查核。详情奏奖前来。臣查士民捐地方善举。银至千两以上例得请旨建牌坊。给予乐善好施字样。今该命妇刘马氏创设女学。需费数万。核与建坊之例相符合无仰恳样。于本籍自行建坊。以昭激劝。出自鸿慈除分咨外。谨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训示谨……

家人见青霞陷入沉思,越发急慌地催促说:“太太,我临来时,马知县可是反复叮嘱我说,让太太接到禀报之后。即刻起身回尉氏,因为钦差大臣还县衙候着呢!”

“嗯!”马青霞突然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立即冲家人点点头,“即刻起程!”

青霞稍做整理。留淑女和儿子在开封,她便带着几个贴身家人。快马加鞭地赶回尉氏,没迈入师古堂。她便支派家人到县衙,去禀报马知县。

马知县接到青霞回尉氏的禀报,立即与钦差大臣一起,来到师古堂。青霞也早率领众家人,来到师古堂的大门外,恭候钦差大臣和马知县。

在众人齐唰唰的跪拜之中,钦差大臣敬畏地展开圣旨,是满脸和庄重和神圣。他居高临下地环顾了一眼脚下顶祠膜拜的众人,貌似很满意地微微一笑,便开始气宇轩昂地高声宣读宣统皇帝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河南尉氏一品命妇刘马青霞乐善好施,屡有义举,贤德广布京津、河南,受人钦仰,去载又费巨银创办豫省惟一女校,开女子教育风气,功德无量。特准地方所奏,赐刘马青霞“乐善好施”牌额,恩准尉氏县自行建坊以昭激劝。钦此。

青霞恭敬地接过皇帝赐赏她地“乐善好施”的金色牌额,递于身后的家人,恭送钦差大臣和马知县离开,这才率众家人回到师古堂,将皇帝赐赏的“乐善好施”牌额,恭放于客堂之上。

青霞在接到圣旨地第二天,便在马知县的关照指点之下,开始在尉氏购选地皮,筑建“乐善好施”牌坊。

因为马知县早已得知青霞支持娘家大哥巨银、用以竞标煤矿的壮举,他为了防止刘氏族人在青霞筑建“乐善好施”的牌坊之,无事生非,寻畔闹事,所以,在整个筑建之中,他不但派遣几名衙役公差到工地上,全天监护,他本人也三番五次地到工地上视察参观。

马俊生知县之所以如此关心“乐善好施”牌坊的筑建,是因为牌坊来是一种至高无上地荣耀,是一种皇帝对臣民的表彰,是一种对功德的肯定,是一种对行为的认可。而皇帝踢赏给青霞的这块“乐善好施”的功德牌额,在尉氏的历史上,是第一块;青霞所筑建地“乐善好施”牌坊,在尉氏的历史上,也是第一座。

而刘氏族人,尽管每天都在筑建之中地牌坊工地周围,逡巡窥视,尽管经常在工地上,看到青霞的身影,可是,他们终归是慑于有衙门公差地全天维护,更慑于牌坊是经皇帝恩准筑建的,还慑于代表圣皇地钦差大臣赐赏青霞的“乐善好施”牌额,他们只有将冲天地的怒火和仇恨压抑在身体里,却不敢伺机忘动。

一个月之后,“乐善好施”的牌坊筑建完工。青霞给工匠们结清工钱,又大加犒赏,之后,她不给刘氏族人任何寻畔闹事的机会,立即乘车回到开封。

回到开封的青霞,好像是才刚刚坐定,李锦公便风风火火地撞了进来,递给青霞一封来自日本的长信。

青霞迫不及待地掏出信纸,急切地看起来。

看过信之后的青霞,仰着向天,她心中却有个声音在激动地高呼:终于盼到了!终于盼到他了!也仿佛只是刹那之间,青霞听到了心里百花盛开的声音,感受到了心里的鸟语花香的,看到了一个斩新的美妙世界,看到幸福的降临……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