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格局(1 / 2)

 加拿大与中国相差了13个小时,此时多伦多大学正阳光明媚。

俞飞鸿拉着旅行箱,走进了校园。

这里就是未来几年她进修的地方了。

她轻叹一口气,想起中国大陆的种种,不禁有点惆怅。

此时,旁边一把有点娃娃音的台湾腔女声响起:“你好,你也是来自中国的吗?”

俞飞鸿一愣,扭头望去,只见身旁一个模特儿身材的美丽女孩正友善的望着自己。

“好漂亮的女孩子!”俞飞鸿心中一阵惊叹,脸上则露出笑容,道:“我是从北京过来的,听口音你是台湾人?”

那女孩点点头,道:“是的,我叫林志玲,多伦多大学经济系的。”

此时,距离327国债期货交割还有十日。

上海,这座正渐渐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的海滨城市。

据说开放之初,上海也是最初的特区之一,但由于上海出身的某高层的反对,所以才作罢。但这也给了广东机遇,让深圳等一批城市获得了腾飞。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话就是八九十年代最流行的。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特别是92年的首长南巡之后,加大步伐开放改革成为了共识,上海这个潜力无穷的城市正奋起直追。

90年代初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建立。

当时,中国大陆从上到下,大部分人对于股票证券这玩儿都是一头雾水,而一直从事国际证券信托业务的管金生,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管金生19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股份制的证券公司,万国证券。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建设筹备中,其交易基本规则的建立,交易员的培训,交易所设备的引进,都是由万国证券一手操办。

管金生本人更是亲自到处演讲,当时大陆的银行,财政,计委,经委各个部门都听他讲课,接受培训。可以说,上海交易所能建立,管金生居功至伟。

而他也被称为中国股票教父,万国证券也是中国第一券商。

此时,正是管金生最意气风发的时代,他旗下的万国证券也处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