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分两步走(1 / 2)

 曹水江提供的名单上一共有21个人,其中有16个,是李松林的自己人。从材料上看,这些人存在的问题,比李松林提出来的那18个人更为严重。如果要执行纪律的话,那18个人被撤职,那这21个人也一个都跑不了。

李松林有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郁闷。

而且,从职位上看,李松林觉得自己还吃亏了呢,他提供的那份18人的名单,其中有7个只是一般的科员,副科级是有10个,正科级的只有一个,而曹水江提供的这份21人的名单呢,一般的科员只有4个,另外17个,有13个是副科级,4个是正科级,正科级的,全部都是李松林的自己人,副科级也有一大半是他的人,如果把他们全都撤了,那李松林这一次的损失就大了。

马勒戈壁!这肯定又是刘岩搞的鬼。

李松林在心里骂着,身体里有一种被人挤了烂疮的疼痛感,但他又无可奈何。

今天的议题,是由他提出来的,在大家的眼里,他就是那个挑事的,刘岩只不过是借力打力,利用他提供的机会整了他的人,李松林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而且,从各位常委所表达的态度上看,他们强调对这21个人的处理似乎更坚决一些,这时候李松林要是替他们开脱,那就犯众人恶了。

更让李松林感到后怕的是,刘岩刚才已经做了动员,号召各位常委把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提出来,一次性给予解决。如果真的出现了那样的局面,那李松林自己在政府部门的班底,几乎就要全军覆没了。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出现。

李松林在心里喊着,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之下,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当务之急,就是要阻止住刘岩进一步的行动。

虽然有点把自己吐在地上的唾沫再自己舔起来的嫌疑,但李松林却不得不说话了:

“我刚才仔细统计了一下,我和水江同志提出的有问题的干部,加在一起一共是39个人,这些人,一共涉及到了11个单位,39个工作岗位,如果这39个岗位全部动的话,每补充一个人,随后可能要跟着动三到五个人。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次的人事改革,只是一次局部的动作,所以,所有人员的调整,只能在我们这个圈子内解决。这样一来,我们钧都市政府这一块,一下子就要调整一二百个人。按照组织原则,这些人的调整,除了要进行必要的考核之外,还需要走组织程序。不管是考核还是走组织程序,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一二百个岗位,怎么进行考核?谁来组织考核的题目?谁来组织考核的过程?这都是问题。一二百个人的考核以及组织程序走下来,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是更长。再加上常委会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全部走完恐怕一年的时间都过去了。而我们对干部的岗位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这中间,不能存在太长的空档期,尤其是像我们的一些正科级副科级的领导岗位,更不能长时间空着,这样的话对我们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我个人认为,鉴于我们钧都市目前组织人事工作的特殊情况,这次的改革,更适宜于分步走。”

刘岩紧接着说:“按松林同志的意见,你觉得应该分几步走呢?”

李松林期期艾艾地说:“分两步走吧。”

刘岩又问:“分哪两步?谁在先谁在后?”

这个问题,让李松林很难回答,按照他自己的心思,当然是先解决他提出来的那18个人的问题,把曹水江提出来的人,放在以后解决。他很清楚官场上的游戏规则,有些事一旦放下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放凉了,谁也记不起来有这么一档子事了,那就没什么事了。

可他要是这样说了,刘岩肯定会把他怼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