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人为因素(1 / 2)

 刘岩把与内参期刊主任编辑通话的内容向周和平做了详细的汇报,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接到了另外一个电话。

电话是省委组织部部长韦志海的秘书打来的,他告诉刘岩,省委组织部要求中州市市委,尽快提交中州市市委对钧都市领导班子调整的意见,韦志海的秘书在电话里还特别强调,报告必须在本周之内提交省委组织部。

挂断电话,刘岩再一次返回周和平的办公室,就刚才的电话内容向周和平做了汇报,周和平的脸色非常阴沉,好半天没有说话。

刘岩默默地退了出来。

走在路上,刘岩还在想着刚才的电话,他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在二十分钟之内接到的这两个电话存在着某种关联。

带着这个疑问,刘岩拨通了老同学段琪泓的电话。刘岩要段琪泓了解一下,最近一段时间,省委组织部是不是有比较大的人事安排。如果有,可能是自己太过多疑了,如果没有,那自己的感觉就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段琪泓还真是有能量,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把信息反馈回来了。段琪泓告诉刘岩,近期之内,省委组织部并没有重大的人事调整计划,也没有急切需要研究的人事安排。

既然是这样,那么省委组织部为什么会如此突然地急于落实钧都市的人事安排呢?当然了,钧都市的领导层长时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也该到了做出调整的时候了。可不管怎么样,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吧。

这样想着,刘岩愈发感觉到自己的猜疑是有根据的,他甚至觉得,省委组织部的这个通知,很有可能与闫海宽的那份总结材料有关。这份材料的出现,触碰到了某个人甚至是某一些人的神经,让他们感觉到了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因素,在这种不利因素还没有真正发酵之前,他们必须付诸行动。

刘岩进一步推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费金林或者韦志海发现了闫海宽这篇文章的分量,它一旦出现在省委领导的办公桌上,将会对钧都市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产生巨大的冲击,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竞争格局。

所以,有些人就故意打了个时间差,让闫海宽这篇文章的影响,迟滞在钧都市领导班子的调整之后。只要班子的调整能够提前一步尘埃落定,那么闫海宽的这篇文章纵然有再大的影响力也是枉然。

刘岩觉得,应该还有一种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周和平对闫海宽这篇文章的鼎力推荐。无论是费金林或者是韦志海,都是官场上的老江湖了,他们一眼就能看穿周和平这个时候鼎力推荐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同时他们也清楚地知道,目前钧都市在市长位置竞争上的实际格局。他们就是要用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办法,打乱周和平力争改变固有竞争格局的企图。

当然,这些只是刘岩自己内心的推断而已,既没有真凭实据,也没有办法去验证,所以,刘岩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周和平告诉刘岩,让他转告李思琪,通知所有的市委常委,明天上午开会,讨论钧都市领导层的调整问题。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中州市市委常委会在市委小会议室里举行,所有的常委悉数到齐。周和平手里端着茶杯,最后一个走进了会议室,在他的位置上落座后,便进入到了会议程序。

首先,是由市委秘书长李思琪向大会报告参加会议的人数,李思琪站起身来,朝着周和平的方向大声说:“这次会议,应到市委常委八人,实到市委常委八人,符合法定人数,现在开始进入会议程序。”

周和平冲李思琪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又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讲话:

“大家都知道,自从我离开钧都市之后,钧都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一直空着,半年多以来,都是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洲同志在主持工作,一个市的主要领导长时间出现空缺,对整体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关于钧都市领导层的调整问题一直没有列入议事日程。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常委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讨论钧都市领导层的调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