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履新伊始(1 / 2)

 周和平刚刚到中州市纪检委上任,就碰到了非常棘手的事情。

中州市最近拟提拔两个正处级干部,具体职位一个是工信局局长,拟任该职位的是原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温博章,另一个是公路局局长,拟任该职位的是原中州市公路局副局长颜伯清。

按照组织程序,在正式任职文件下达之前,拟任对象要在中州市政府网站上对外公示,公示期眼看就要到了,温博章和颜伯清这两边同时出了问题。

他们两个几乎同时被人给告了。

这件事本来并不难办,作为纪检委,就是监察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既然有人把温博章和颜伯清告了,纪检委就必须严格监察,落实举报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难题就在于这件事中间站着中州市市委书记贺波涛和中州市市长马子杰。工信局和公路局本来是市政府管辖的单位,马子杰觉得在领导班子的调整上应该充分征求和采纳市政府的意见。换句话说,就是他马子杰自己的意见。

结果呢,在市委常委会上,这两项提名全部都是以六比五的比例获得了通过,贺波涛提名的温博章和颜伯清,都得到了六张赞成票,而马子杰提名的两个人,均以一票之差败下阵来。

因为这件事,马子杰一直耿耿于怀,在不同场合发牢骚,散步贺波涛如何如何越俎代庖的言论。不少人觉得,这次对温博章和颜伯清的举报,是马子杰在背后指使的。

中州市市委和市政府在干部任用方面的争斗由来已久,别说是正处级了,即便是副处级甚至正科级干部的任用,双方争斗的也非常激烈,往往在公开场合或者私下里闹的脸红脖子粗的。

因为这些事,马子杰还专门找周和平诉过苦。

马子杰觉得,地级市在干部任用问题上,完全就是空架子。中州市虽然下辖四县一市一区,却没有任用其党委一把手和政府一把手的权力。这四县一市一区的党委和政府一把手,全部都是副厅级,是省管干部,任用他们的权力在省委组织部。

没有了任用权,也就没有了实际控制权。现在各县市区任用干部,根本不用通过中州市市委,科级以下的他们自己就做主了,科级以上的,他们直接与省委组织部对接,在中州市市委只是打个报告走个过场。

现在,正处级岗位高配的现象已经蔓延到中州市的各个阶层了。市委下属二十八个部委办,有二十三个部门的一把手都是高配的副厅级,市政府下属的三十一个局委,有十二个一把手也是高配的副厅级。这些部门一把手的任免权,全部在省委组织部。

所以,不管是市委还是市政府,在干部的任用上,只能在仅剩的部门一把手上面打转转。

僧多粥少,于是便出现了市委和市政府之间争夺任用权的局面,马子杰跟周和平抱怨,如果市政府没有了对政府下属部门任用方面的话语权,那他这个市长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了。

马子杰还抱怨,现在的组织架构完全就是紊乱的,正处级岗位高配副厅,就像糟老头子娶了个花姑娘,看着嫩,管理起来的难度可就大了。

把当前的行政级别上浮半级这种现象以前也有过,不过那时候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对离退休人员在几十年的工作中辛勤奉献的一种褒奖。这种褒奖的方式慢慢延续下来,逐渐延伸到在职干部的领域而且越来越盛行。

马子杰喋喋不休跟周和平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纪检委在调查拟提拔对象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把关,绝对不能让有污点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

对于行政级别普遍上浮半级的现象,贺波涛和马子杰的看法刚好相反。贺波涛觉得,一些重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就必须由省里统一安排。这样做有利于干部的管理和交流,能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及时地擢升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岗位。

对于马子杰和贺波涛的观点,周和平心知肚明。他们两个的看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却都带有自身利益的考量。

对于温博章和颜伯清的问题,贺波涛给周和平的意见是,一定要尽快查清真相,绝对不能拖泥带水。

贺波涛还暗示周和平,这次举报的事肯定是马子杰在背后捣鬼,他是在玩拖延战术,目的就是要拖过正常的任命期,让这次的提名过期作废。

周和平询问这次调查的原则时,贺波涛向他说了十六字方针——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就事论事,速战速决。

话说的非常明白,但真正操作起来,就没有说的那么轻松了。

按照正常的组织分工,像这类拟任领导干部的贪腐案举报,应该交由监察一室处理,监察一室表面上也接了这个案子,可就是没有人站出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