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规矩我懂(1 / 2)

 杨德义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非常难看。

他的对面,坐着同样一脸严肃的刘岩。

“太不像话了,他们这样做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杨德义猛地站了起来,啪地猛拍了一下桌子,“刘岩,你算一下,像二厂这种搞法,生产一吨熟料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

刘岩算了算,生产一吨生料需要用煤二百五十公斤,扣除正常使用的部分,一吨生料要多配煤一百六十公斤,一吨煤的价格是三百八十元,这样核算下来,生产一吨生料需要多投入六十元零八毛,按生产一吨熟料需要一点七吨生料折算,那么生产一吨熟料多增加的投入,就是一百零三元三毛六分。

“一百零三元啊!”杨德义的牙齿嘎嘣嘎嘣的响着,“这是赤裸裸的拿着员工们的血汗钱做肮脏的交易,是对全体员工的极端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犯罪。刘岩,咱们不能这样听之任之下去了,必须把这个情况反映给有关部门。”

说着,杨德义愤怒地抓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拨打着市工业局局长陶思聪的号码,电话刚接通,屋顶上就响起了一个炸雷。

“杨厂长,你那边发生了什么情况?”陶思聪刚接通电话,话筒里就传出一声巨大的脆响,紧接着又是一声奇异的闷响,像是有非常沉重的东西落在了房顶上。

“陶局长,我要向你反映水泥二厂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

听完杨德义的陈述,陶思聪握着话筒愣了好半天,然后对杨德义说道:“杨厂长,你反映的问题我知道了,至于这件事应该如何定性,我们还需要好好的斟酌。这时候就说二厂的领导是职务犯罪,以权谋私,恐怕有点言之过早了吧。以权谋私的客观存在条件,是基于私相授受的客观事实,从你反映的情况里面,我们显然还没有看到这种客观事实的存在。现在的情况,只能说明二厂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存在着把关不严的现象,连玩忽职守都算不上,你的意见呢?”

杨德义没有想到陶思聪会这样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陶思聪这样说,虽然有袒护二厂的嫌疑,但人家说的并没有错。现在呢,确实没有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二厂配料煤出现的质量问题与职务犯罪有关。

从刚才陶思聪简短的谈话里,似乎还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杨德义在对待二厂配料煤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主观臆断成分,这一点是杨德义无法接受的。二厂配料煤出现问题,已经三个多月了,如果只是个别现象,可以理解为把关不严,连续三个多月都是这样,岂能用简简单单的把关不严来概括?二厂这样听之任之,明显是玩忽职守嘛!而玩忽职守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以权谋私的情况出现?不太可能吧!

杨德义在接下来的通话中,再三向陶思聪强调了自己的这些观点和想法。

陶思聪说:“杨厂长,你放心吧,只要二厂真的存在职务犯罪的问题,市工业局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不管是谁,只要有私相授受的客观事实存在,我们一定会严肃对待。”

陶思聪虽然说要严肃对待,但杨德义从他的语气里,分明听到了一种敷衍的成分,陶思聪这样说,很可能是在跟自己打太极。

放下电话,杨德义的心情非常沉重,他告诉刘岩,要想拿到二厂相关人员在配料煤供应问题上以权谋私的证据,只有靠自己了。

又是一个脆响的炸雷,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个口子,随着炸雷的脆响,大雨瓢泼一样落了下来,像一个雨幕一样挂在外面,把整个办公楼包裹的严丝合缝。

刘岩和杨德义的心情就像被窗外的雨幕浸湿了一样,感觉到沉甸甸的。

这场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而且覆盖的范围非常广,七十公里之外的登河市也遭到了暴雨的袭击,刘楼煤矿因为防范措施不到位,发生了严重的井下透水事故,要想恢复正常生产,恐怕要到两个月之后了。

袁邱听到这个消息,简直都高兴疯了,这是老天爷在帮助他实现发家致富的梦啊!

登河市虽然和钧都市一样,有着非常丰富的煤矿资源,但适合水泥厂配料的用煤,只有三个煤矿,一个是刘楼煤矿,一个是陈楼煤矿,另外一个,就是李林业的华帝煤矿。

水泥一厂自投产以来,一直用的都是刘楼煤矿的配料煤,现在刘楼煤矿出现了严重的透水事故,配料煤肯定要中断供应了。陈楼煤呢,早就被刘岩给否定了,刘岩如果不用华帝煤矿的配料煤,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